那天打馬而過看了個正著的少年郎們, 興奮了大半天,溜達著回去和父母稟報了這件事情。

大家一起坐立不安的等待許久。

沒想等來一道賜婚聖旨。

有那平日作風混不吝的少年郎,滿臉羨慕,對著自家親爹:“看看,看看,這就是別人家的老子。”

作為老子,當場就脫了鞋要拍死腦袋秀逗的傻兒子:“你要是能娶一個元家的嫡女回來,老子親自煮吃的,喂到你嘴裡。”

也不看看,人家帶回家的是什麼樣的女子!

與那風月場所裡,一張朱唇萬人嘗的女子能比?

那天好些少年人捱了揍!

許多家老父親,嘆了聲可惜。

一路高升,手握重權,這樣的親家誰不想要?

大傢俬下里只能說著酸話。

大概就是一些,元家功高震主,兩家聯姻,聖上不懷好意,打算收拾元家,元家遲早要涼。

不過這些話只能說說而已,兩方人馬都是他們惹不起的。

聖旨才下了沒多久,最近又有一道聲音響起,說是晟王殿下,長相與周親王年輕時頗為相似。

心裡沒鬼的人,則是覺得,聖上和周親王本就是兄弟,兩人的兒子有所相像也是正常。

知道內情的,則是覺得,事情不能被動下去。

有想法的,則是覺得,這是一個好機會,必須得做點什麼。

元初瑤在謠言逐漸蔓延的時候,正坐在廉郡王的對面。

看著面色蒼白,無力地倚靠著牆壁的青年,過完年,少年已經往青年的方向進展。

早已褪去青澀的少年,因為中毒的緣故,身形很是清瘦,不過之前有好生養著,倒是沒有瘦的過分。

他微微仰著頭,後腦勺抵著牆壁,眼裡含笑,張口說話時喉結微動:“原來是瑤瑤想見我,早知如此,我也就不掙扎了。”

元初瑤臉色嚴峻:“你到底與晟王殿下說了些什麼?”

她和祝亦安一起進宮的事情,並不能代表什麼,最後確定的又是他們二人的婚事,誰也不會覺得,他們是主動去詢問身份的問題。

在廉郡王的眼裡,證據確鑿的事情,無論祝亦安還能做出什麼,也都是無力迴天。

他不覺得祝亦安會去自尋死路。

所以就算最後把他放走,他也不會有任何的懷疑。

不過她已經把人給抓了回來,之後又傳出了她和祝亦安的婚事。

為了解決廉郡王的疑惑,她就必須像祝亦安的身邊人,察覺出對方的不對勁,但又不知道是為什麼。

之所以會把廉郡王帶回來,就是因為查到他們二人有見過面。

廉郡王的目光在她的精緻的面容上流連,比起當初說他自己要死了的時候,現在的他,有些得意:“瑤瑤想要知道什麼,我都可以告訴你,但現在不是時候,這事我不能說。”

“你要是不說,我提前送你去見閻王,假死脫生,呵,想都不用想。”元初瑤盡職盡責的扮演一個不知情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