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零三章 朝堂與江湖(第2/2頁)
章節報錯
偏偏她就是想到了,要是說她沒有趨向那個方向的訊息來源,他是不大相信的。
儘管元初瑤在無量寺或許得知了什麼,但是那也是有關於高氏的事情,女子之間的不應當會涉及國家大事,便是有人要透露,也不應當是透露給一個女子。
不,也不一定。
祝亦安剛念及這些不可能,下一刻就否定‘不可能’的想法。
為何不可,從元初瑤現在的進步來看,她也在影響著局勢的變化。
無論是提醒他寧王有問題,亦或是從廉郡王手中救下林蕭,還是成功勸服許連夙,看似戲劇性中又帶著些許先見之明。
好似她亂糟糟的每一步,其實都是算好的,看似野路子,在事後看來,實則另有深意。
元初瑤對自己還是非常有數的,並未在這個話題上多說,免得露出更多破綻。
“你呢,為何對寧王防備不深。”
她其實更加好奇的這一點,兩輩子都沒能想明白的事情。
祝亦安作為聖上看重的太子,不該連基本防備心理都沒有,但凡他們有點防備心,最後結局也不至於變成那樣。
中毒是一回事,早些發現不對勁,或許都沒有後面的困境,好似集體降了智似的。
實在是不應該!
祝亦安倒是明白怎麼一回事,“寧王自小受人欺負是有原因的,莫要看他記在賢貴妃名下,貴妃聽著好似多尊貴,實則賢貴妃犯了禁忌,惹得父皇厭棄,將寧王記在賢貴妃名下的那一刻,同放棄一個道理。”
元初瑤接著他的話分析:“再加上寧王出生卑微,無法從朝堂中獲得支援,才會著手江湖。”
朝廷和江湖,各有各的本事,有些朝代官府與江湖勢不兩立,有些朝代官府與江湖互不相干。
不過從未聽過哪個朝堂會與江湖關係良好。
江湖無論是講究道義的,還是離經叛道的,與朝堂頒發的律法都是不相融,每個皇帝或許可以允許貪官的存在,卻無法忍受另一股勢力的發展。
一個在掌控之下,一個脫離掌控。
祝亦荇意圖掌控江湖對抗朝堂,他就不怕遭受反噬嗎?
多少朝代皇家的窩裡鬥,給了江湖崛起的機會,從而導致改朝換代。
與其說是民眾起義,不如說是有心算計,逮著機會佔據高地,趁機把控人心。
“江湖人可不好掌控啊!”元初瑤隨著動用家中的人手,她發現將軍府許多護衛,規整的軍中習氣之下,還有點兒江湖習氣。
這一點她還是從李叔身上看出來之後,從而發現護衛與李叔身上的共通點。
李叔是個江湖人,卻又是父親手底下的猛將,不貪戀權勢,熱愛自由,喜歡美酒,熱愛帶徒弟,嚴謹又知變通,還喜歡冒險。
父親對他的掌控方式就是不管,正是因為如此,李叔才會在將軍府長久留下。
顯然祝亦荇不是有這等胸襟之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