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O:100第63號樓層
章節報錯
“你說說怎麼解決這個問題?”
“我們知道核酸外切酶是切斷到外來的DNA,而核酸內切酶是切斷自己的DNA並進行復制,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割裂,端粒變短的原因就是因為在割裂時核酸外切酶把自我的DNA當成外來幹掉了一部分,從而使核酸內切酶在切斷自我基因進行復制的時候,DNA因為丟失資訊而變得不完整,透過之前的研究,這也是我們器官衰竭變老,產生各種疾病的原因,我們得知烏龜的核酸外切酶比我們的更完整,因為它誤操作次數遠遠比人類更少,”
說到這裡,大家都盯著他,你說的這些大家都知道,林峰也目光炯炯的看著他。
托馬斯·布思比繼續不緊不慢的說道:“所以我設想了一個方案,我們知道水熊蟲可以吞綴外來基因,利用他的特性把水熊蟲的核酸外切酶,烏龜的,人類的放在一起,將這三者結合起來。
培育出一種帶有吞綴性的新型核酸外切酶,當這種新型外切酶進入人體後,就會通綴人體的核酸外切酶,並讓其在吞綴人體的核酸外切酶以後剛剛達到飽和狀態,從而使其今後狀態變得穩定,當然這同樣需要大量的實驗。”
林峰聽了以後也覺得可行,於是問道:“你估算多久可以拿出成果。”
托馬斯·布思比站起身來,向林峰鞠了一躬,然後聳聳肩,擺擺手,做出一個無奈的表情:“哦,我的老闆,具體的時間,也許是50年,也許是100年,我想我也得問問上帝他老人家。”
林峰一下被氣樂了,這傢伙看來得調教一下,是繩索呢?還是皮鞭?林峰惡意的想著。
也許是看到老闆的面色不善,這傢伙連忙解釋道:“老闆,你知道的水熊蟲900多種,人體的核酸外切酶有一百多種,烏龜的也差不多,人體的鹼基有30億組,不一定是每一種都可以匹配,所以需要不同的組合進行實驗,就算很順利,實驗最低超過十萬多,最多可能會超過幾百萬次,甚至更多,有可能實驗全做完了,然後………。”
“我知道,然後就沒有然後了是吧,我們有足夠的人力物力完成這個專案,各位專家擬定具體的方案,我會讓新初(基地人工智慧的名字)準備更多的裝置,以期在更短的時間完成這項艱鉅的工程。”
當然實驗大部分是人工智慧來操作,但是前幾十例必須是人工來完成,這些生物學家必須告訴人工智慧什麼樣的狀態是需要的研究結果。
比如說生物學家們初期的實驗結果全是錯誤的,那麼這些生物學家就需要告訴人工智慧,我不需要這樣或者那樣錯誤的實驗結果,那麼人工智需要把其他的結果告訴他們,當然其他的結果也有可能是錯誤的,然後這些生物學家在排除這些結果,進行下一步實驗。
又在這個海底基地待了十幾天,吃著各種天然無公害的食品,人工光合作用種植的蔬菜糧食水果,各種口味的人造肉。
新初告訴林峰,這一切都是安全的,有營養的,有益身體健康。雖然品類之多,令人咂舌,但是林峰卻不敢大快朵頤,每次吃了肉以後,再回想起來,總覺得有些噁心,有種想要嘔吐的感覺,林峰想要坦然處之,卻過不了自己心裡那一關。
觀看著枯燥的資料對比,做著重複的實驗,那些生物學家們也在向林峰抱怨,早就受夠了這樣的生活,他們需要休假,需要陽光海灘,需要美女,啤酒。
當然這個基地酒是不缺的,只要願意,可以在24小時之內搭建多個啤酒工廠,但是為了研究進度,這裡專家全部禁止喝酒,但是各種水果多的是,這個地下基地提供者十幾個水果品種。
僅僅只有十幾天,這個全人工智慧控制的海底基地的加工能力就凸顯了出來,15萬臺基因實驗裝置,就已經生產了出來,放在這個海底基地某個樓層空曠的大廳,當林峰領著一眾生物學家來到這個大廳的時候,就連林峰自己也不禁為之驚歎!這些裝置像密密麻麻的排列著,一眼看不到盡頭。
林峰笑著向托馬斯問道:“托馬斯先生,這裡共有15萬臺裝置,你覺得夠用了吧。”
托馬斯也張大嘴巴,一臉不可置信:“老闆這怎麼可能,全世界的裝置搬過來都沒有這麼多吧,不過這麼多裝置,我有信心在五年之內完成全球50年都完不成的任務。”
林峰沒有解釋什麼,這個海底基地,對這些生物學家畢竟開放的只是極小的一部分,具體有多大,只有人工智慧和林峰知道,就算是林峰都沒有完整的看過這個基地,林峰對著托馬斯說道:“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,我覺得五年都太慢了,我會提供更多的裝置,15萬臺不夠,就30萬臺,30萬臺不夠,就100萬臺,裝置永遠不會是問題。”
托馬斯輕輕的呼了一口氣:“好吧,老闆,你是對的,如此一來,實驗的進度就會超過我們的想象,我想我們沒有足夠的實驗體可供人體實驗。”
林峰的嘴角抽了抽:“放心,試驗體很快就會有了,而且數量極其龐大。”
這些生物學家們,看向林峰的目光不禁駭然!這可不是什麼小白鼠,上次弄來幾百個有好幾十個就因為實驗失敗死掉了,有些的還在實驗中,比如說那個被冰凍了的勞爾,剩下還可以使用的也就那麼幾十個了,不過對這一切,林峰心裡卻沒有任何愧疚感,那些人本來就該死,能夠為人類的生命科學研究作出貢獻,他們應該感到榮幸。
大規模生物實驗開始了,更多的實驗裝置,也將進入這個大廳,生物學家們開始忙碌起來。
林峰獨立乘坐基地的交通車下到63層,電梯開啟以後,林峰繼續乘坐這輛交通車到了這個樓層第19號車間,車間裡擺放著很多臺大型的3D印表機,林峰把自己的目光放到了42號3d印表機上面,透過這臺3D印表機的玻璃艙門,林峰看到一個機器人正在成形。
等了約半小時,最後的程式一塊晶片安放在了機器人的頭部,隨即,3D印表機裡面的燈光熄滅,艙門開啟,機器人從裡面走出來,這個機器人看著和正常的人類並沒有什麼不同,他徑自走到林峰的面前。
林峰開口問道:“告訴我,你是誰!”
“我是林峰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