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74 太子即位(第2/2頁)
章節報錯
小不忍則亂大謀,完顏萍命令軍隊向東移動,另找一處上岸,集結之後,直奔汴梁。
……
汴梁城早就亂成了一鍋粥。
多年來,宗澤、种師道等人一直說金人是狼子野心,大家都不相信。
從皇帝到大臣,一個個幾乎都認為大宋最大的敵人是遼國,而不是金人。
後來,宗舒透過各種場合,透過《射鵰英雄傳》向人們傳達著:狼來了,狼來了!
現在,狼,終於來了,露出了白森森的獠牙。
金人在洗劫燕雲十六州之後,徽宗還以為金人這是要集中人力和糧食,全力拿下遼國。
沒想到,短短几天之內,金人就南下進入攻破了北京大名府城,守將郭藥師直接投降金人。
緊急軍情一個接著一個,像雪片似的向宮裡飛來。
金人越逼越近,並且準備渡過黃河,直撲汴梁。
危機之下,朝廷內部已經吵翻了天,大學士陳東又上書,言辭激烈,說大宋軍備廢弛,主要還是奸臣當道、用人不察。
有了陳東的開頭,不少大臣開始把矛頭指向蔡攸和皇帝。
徽宗下了罪己詔之後,城內的百姓紛紛到皇宮內請願,要求皇帝啟用武將,將宗澤、种師道和吳玠召回。
徽宗為難了,宗澤、种師道在廣南西路、廣南東路,吳玠更遠,是在安南府。
他們回來一趟,就算是走海路,也得幾個月。
等他們回來,黃花菜都涼了。
大家都想到了李綱,畢竟李綱是太子一派,平時喜歡和武將打交道。
但李綱十分倔強,他要求給他最大的權力,整個汴梁都歸他管,一切人、財、物都得聽他調配。
這下子,蔡攸等人不幹了。
如果啥都歸你管,你李綱豈不是為所欲為?
朝廷一開朝會,大家都亂套了,又是分成了兩派。
一派主和,主張與金人劃河而治。
一派主戰,主要是太子趙桓、陳過庭、李若水等人。
這種情況之下,徽宗聽得頭都大了。
大家正在吵吵,徽宗忽然作出了一個決定:他退位,作太上皇。
徽宗想退位,居然沒有多少大臣反對,哪怕假模假樣的挽留一番也成啊。
更讓人意外的是,徽宗說退位,趙楷、趙構和太子,居然沒有人爭皇位。
趙楷還主動往人群裡面退了退,生怕徽宗點到他的名,讓他接替皇位。
在和平年代,為爭太子之後,趙構、趙楷都想盡一切辦法,各自拉了一幫大臣來支援自己。
哪知道危機關頭,誰也不想當了。
此時,皇位不是香餑餑,倒像是鋼釘床,誰也不想坐上去。
徽宗點起了趙構,想讓趙構接替,誰知道趙構堅決推辭,說太子趙桓能力出眾、品行服眾,足以擔當大任,帶著大宋走出低谷。
徽宗再看趙楷時,趙楷居然找不到了,一問之下,才知道趙楷內急,居然尿遁了!
最後,趙桓毫無阻力地當上了皇帝。
徽宗退位後,號教主道君皇帝,稱“太上皇”。
趙桓即位後,改年號為“靖康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