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58 見過飛蛾撲火嗎?(第2/3頁)
章節報錯
此人被那麼多人尊敬為“宗師”,果然有他的獨到之處。
這盞燈是宗舒讓大宋科學院最新研製出來的東西。
其實這燈就是煤油燈的升級版,只是工作原理和燈具構造不相同罷了。
汽燈在裝上煤油以後,還需要向底座的油壺裡打氣,以便產生一定的壓力,使煤油能從油壺上方的燈嘴處噴出。
與煤油燈不同的是,汽燈沒有燈芯,它的燈頭就是套在燈嘴上的一個石棉做的紗罩。
汽燈的上部還有一個像草帽簷一樣的遮光罩。
汽燈由於是汽化燃燒的原因,照射出來的燈光是白晃晃的,亮度非常高。
一盞汽燈可以把周圍十幾米的範圍都照得通明。
之所以搞出汽燈,是因為條件已經具備了。
剛剛搞出來的東西,宗舒當然得首先試用,於是就拿了兩個讓曹宗申帶上。
宗舒並不知道這玩藝有什麼用,只是感到在夜裡肯定用得上。
吳非、牛皋、徐兢等人都待在甲板上,看著曹宗申點起的燈,都在猜想宗舒到底想幹什麼。
“有這麼亮的燈照著,這是穩定軍心之舉。”
牛皋不管什麼事,首先想到的是軍事。
吳非想了想說:“不僅僅是穩定軍心,還有報信的作用。如果有過往船隻,一定會看到這裡不同尋常的燈光。”
徐兢聽後興奮起來:“吳舍人,太對了!這燈,不就是燈塔嗎?”
吳非說道:“一川砥柱橫滄海,兩塔凌空映彩虹。溫州港的燈塔,可能讓遠航的船找到回來的方向。有詩云:孤嶼今才見,元來卻兩峰。塔燈相對影,夜夜照蛟龍。哈哈,也許,有深入大洋的船隊迴歸,首先就來到這裡。”
牛皋此時對吳非佩服不已,難怪宗師說吳非就是一個天生的戰略家。
吳非對問題的認識比別人的確要高一點、深一層,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。
吳非和李少言曾暗地裡較勁,看誰能猜出宗舒每次行動的意圖。
每次最接近的,都是吳非。
宗師大晚上的,亮起這麼亮的一盞大燈,肯定不是鬧著玩的。
宗師這就是在自建“燈塔”,讓遠處的航船主動靠過來。
這樣一來,大家都得救了。
這麼一想,白天壓抑了一整天的心情,終於是放鬆下來了,幾個人有說有笑地來到宗舒身邊。
宗舒和趙元奴之間的事,大家都很清楚。
宗舒與趙元奴之間調情摸抓什麼的,也不迴避。
大家反而認為,宗舒這個人比較隨意、隨和,把大家都當作兄弟來看。
“宗師,我怎麼就想不出這麼好的辦法來呢?”徐兢說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