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50 絕世珍寶?我有的是!(第1/2頁)
章節報錯
徽宗的“尤”終於算是憋出來了,氣得臉通紅。
且慢?你是第幾次說這詞了,你是第幾次打斷朕說話了?
一百萬兩銀子?太少了,對於宗舒來講,就是九牛一毛。
不行,得加罰!最少五百萬兩!
“陛下,我今天來這一趟,不沒說話呢,怎麼就折了一百萬兩?不行!對了,陛下,蔡大人和鄆王所言不假。但我不明白,我錯在哪裡了。”
宗舒承認了,但不知道錯在哪裡了?
這事如果放在三年前,大家還可以理解。
因為三年前,宗舒就是個文盲、紈絝,他不知道錯在哪裡,倒是說得過去。
但現在的宗舒已非三年前可比,現在的他幾乎成了大宋男兒的代名詞,有勇有智有謀,與金國最智慧的完顏萍能打成平手。
這麼聰明的人,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?簡直是開玩笑嘛。
這廝肯定是在裝糊塗!
徽宗氣得從椅子上站起身來,手指哆嗦著指向宗舒。
“陛下,在我看來,你這船去了一趟高麗,本來應該是賺錢的生意,結果卻折了本!這不是折船,又是什麼?”
宗舒朗聲說道。
蛇船,折船,折本的船,不賺錢的船,這廝,原來是這個意思!
徽宗此時的臉上十分精彩,氣憤?欣慰?
惱怒之是想發笑,剛想發笑又惱怒!
呲呲呲,幾聲響,徽宗將手中的摺扇給撕掉,扔到了臺階下。
宗舒連上幾步,撿起了扇子說:“陛下,你真是不會賺錢,只會搞折本的買賣。你如果當老闆,生意興隆是不可能了。你還隆舟?我看,折船再也合適不過。這扇子,最起碼能賣萬兩銀子,你這一撕,萬兩銀子就沒了。”
這廝這是在說皇帝不會做生意,原來他理解的“龍舟”是“隆舟”,“蛇船”是“折船”。
宗舒的話既進一步解釋了他的“真正”意思,又變相地吹捧了一下徽宗的藝術成就。
徽宗所使用的摺扇,上面的花鳥蟲魚都是他自己畫的,其他人畫的,也看不上眼。
雖說他不會賺錢,但他的摺扇值錢啊,一萬兩銀子!
作為皇帝,不會賺錢,是缺點嗎?明顯不是。
“宗舒,你好大的膽子。這次出使高麗,收穫巨大,你怎敢如此詆譭?”趙楷抓住宗舒的漏洞不放。
“收穫巨大?大在哪裡?在我看來,除了我們的船,讓世人驚歎之外,為我大宋帶來了什麼好處?”
“這兩艘大船,幾乎舉全國之力造成,這成本,賺回來沒有?你們從高麗拿回來了什麼?拿回來的也是不值錢的,但陛下大方,又送出那麼多,哪兒有這麼賠錢的買賣?”
“這樣下去,其他國家都會把我們大宋當作大傻子,說上幾句好話,我們就大把大把的銀子送出去,大把大把的賞賜撒出去!”
“本來,憑著這兩隻船,我們來回幾趟就可以把本錢賺回來,但你們去了兩年,拉回來的都是什麼?拉回來的都特麼是廢物!”
宗舒居然在大殿之中發起了飈!
雖說宗舒說的有道理,但蔡攸等人還認為,這與“君子不喻於利”相違背,抓住這一點開始攻擊宗舒。
宗舒毫不示弱:“蔡大人所言,君子喻於義,小人喻於利,純粹叫扯蛋!陛下剛剛給徐兢和高麗使賞賜,賞賜之物是不是利?蔡大人是在說,陛下就是小人一個?”
“多少年來,我們歷朝歷代都是給外人賞賜,體現我們民族的大氣。其實呢,大多數時候,說個毫不客氣的話,這叫做花錢買平安,用利促和平。”
“如果時時處處折本,到時候,陛下拿什麼賞賜?把陛下的書畫賣了,給他們賞賜?”宗舒說道:
“我們這次出使,沒有帶回足夠的高麗特產,簡直連普通的胡人商船都不如。陛下沒有交待,難道你們這些做臣子的,想不到麼?就這麼做吃山空嗎?你們特麼的都想當君子,最後國家沒錢了,讓陛下當小人嗎?”
宗舒一通質問,直接把陛下的責任抹去了,埋怨起大臣和徐兢不做商貿。
特別是宗舒最後一句話,讓徽宗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。
是哪,大臣們都在談義不談錢,都想當君子,那誰來為朝廷賺錢?
難怪啊,這麼多年,朝廷的財政年年告急。內廷的用度年年緊縮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