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此,當天晚上,宗舒透過鴿子向太子發了一條資訊。

這才有了今天太子和宗舒的配合,才有了童貫的伏誅。

不一會兒,訊息傳過來了:童貫已經在宮外伏法,百姓皆拍手稱快。

太子趙桓聽到這個訊息,終於是放下心來,童貫終於死了!

多年來,自己在東宮,謹小慎微,惶惶不安,就是因為有人始終盯著他。

其中,最讓他感到如芒在背、如鯁在喉的,正是童貫。

現在,這根刺終於被宗師給拔出來了。

這一拔,趙桓頓時覺得神清氣爽。

童貫一死,趙構也就威風不起來了。

別說東宮之位,父皇不給他懲罰就算是燒了高香。

“舍予,給朕講講,你們是怎麼從會寧逃出來的?還有,你們是怎麼抓到完顏翰的?”

徽宗此時顧不上其他的事了,也不管對外策略了,對宗舒縱橫草原、平安歸來的驚險經歷還沒有聽夠。

主要是剛才宗舒敘述的太簡略了,沒有細節,太不過癮。

宗舒此時哪兒有什麼心情給徽宗講戰場經歷?

到現在,他家都沒有回,連珠珠的面都沒有見,剛回汴梁就直接就帶著人來到這裡。

此時應該是先見珠珠才是。

“陛下,小婿我一向不善言辭、拙於表達,還是請吳侍講來講吧。”

宗舒扭頭朝殿外喊了一聲,吳非走進殿來,朝陛下跪下行禮。

吳非感動得一批!

這是宗師給自己的一次展示機會!

站在這殿中的,都是朝廷重臣。

站在這裡給大家講述,這是何等的榮耀!

要知道,歷朝歷代,只有成名的大儒、得道的高僧才可以在皇帝和眾臣面前講課。

而他吳非,僅僅是個七品小官,只是東宮的屬官。

雖然他講的不是經書義理,但在這種場合露臉,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。

能在大殿中給皇帝和群臣講述,大家都聽他一個人講,他就成了整個大宋關注的中心和焦點。

多年以後,他的兒孫也會因為此事以他為驕傲。

並且,一年多來的經歷都刻在他的腦子裡,根本就不用備課,張口就來。

吳非正要開講,宗舒說道:“陛下,我和太子有要事,先走一步了。”

趙桓本來還想聽吳非講宗舒這一年來的經歷呢,卻被宗舒給拽走了。

走到殿外,宗舒說道:“伯遠,現在帶人,去童貫家,貼封條,禁止人員出入,防止他們轉移財物。”

趙桓這才想起來,還要去抄童貫的家!

故事以後還可以再聽,但抄家抄晚了,損失可就大了!

再一想,趙構剛才被人扶出去了,也許他早就通知了童貫府裡的人,正在加緊向外運值錢的東西。

剛出宮,宗舒只留下曹宗申、喬牛兒和自己一起回家,其他人員都跟著太子去童貫抄家。

曹宗申既會培育使用信鴿,又餵養過小金雕,更是從米花那裡學會了馴養海冬青的絕招。

這次帶回了五隻海冬青,一定要與小金雕達成和解,這個任務當然就交給曹宗申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