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宗舒的大笑,眾人皆是不解。

韓世忠的心思不在宗舒是不是想當金刀附馬上,而是直勾勾地看著自己的金背大砍刀。

宗舒的這把小刀,居然有這般威力?

又或者說,自己的這把大砍刀,如此不濟事?

“不就是一把刀嘛,回到汴梁,我給你再弄一把好的!比你的這個猛多了!”

宗舒說道。

韓世忠拿起了被削掉的刀頭說道:“幷州刀,徒有其名,不過爾爾!”

“什麼?幷州刀?你這是幷州刀?”宗舒又拿過韓世忠的金背大砍刀看了看。

韓世忠說:“此地,數年前就是幷州。後改為太原府。”

吳非說道:“宗師,幷州的刀剪頗為知名,工匠以精細著名。杜甫有詩云:焉得幷州快剪刀,剪取吳淞半江水。”

宗舒想起來了,幷州的刀剪的確有名,之所以有名,主要還是因為李師師與趙佶。

宋徽宗趙佶有一次到李師師的屋裡,恰好著名的騷詞客周邦彥已經先在李師師家。

突然看皇帝從外面來了,驚惶中急忙藏到床下。

趙佶剛好帶了一顆新鮮橙子,說是從江南剛剛進貢來的,於是與李師師戲謔調情,躲在床下的周邦彥全聽到了。

這個騷人詞客靈感勃發,在床下就寫成了著名的詞作《少年遊·並刀如水》:

並刀如水,吳鹽勝雪,纖指破新橙。錦幄初溫,獸香不斷,相對坐調笙。

低聲問:向誰行宿?城上已三更。馬滑霜濃,不如休去,直是少人行!

其中的並刀,指的是剪刀。

宗舒看了一下韓世忠的刀,雖說是被自己的小刀削了一部分,但從斷口和刀面可以看得出來,這刀的工藝很好!

從紋路看,長而密,細而綿,很有規律,的確是經過反覆敲打製成。

之所以被自己的金刀削掉,主要是其材質問題。

沒有加入其他的礦物,工藝再先進,哪怕是千錘萬煉也不行。

敲打錘鍊只是物理手段,不加入其他礦物元素,沒有化學反應,就沒有質量的提升,不會突破鐵的天花板。

當然,就算知道加入會礦物會製成什麼刀劍,沒有好的工匠也不行。

幷州刀剪之所以牛,其根本不在於材質,而在於工匠們的手藝。

“老韓,現在太原府,還有多少專制刀剪的匠人?”

宗舒從邊境搶走韓世忠後,繞過了太原府城,不知道其中到底如何。

太原府城不少被遊牧民族騷擾,萬一他們把匠人擄走了,就壞菜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