難怪,這個時候,這個地方,根本沒有稻米。

米,開始只是音譯,後來就變成了姓。

我大漢同化融合的本事,真是強大。

如果武力也如此強大,就完美了。

“爆米花,你如果不姓米多好。”宗舒說道。

米花吃吃地笑:“我爹姓米,我自然就姓米了。難道,還有比米更好的姓?”

“當然有了,你姓菊多好啊!菊花,多高雅!”

噗,眾人都笑起來。跟著宗舒時間長了,這幫人也都學會了不少新詞兒,自然也瞭解宗舒的說話方式。

米花不知道大家笑什麼。

“奚族?”宗舒嚴肅起來:“你們與米信,是什麼關係?”

“米信,是我祖上。”米花又指了一下男子:“這是我父親,米古魯。”

有宋一代,幾乎所有的北方民族都與大宋作對,但唯有奚族不同。

《資治通鑑續紀》記載:“信,本奚人,少勇悍,以善射聞,遂徵入行伍,同時隸太祖麾下,得給使左右,遂委心焉,改名信。”

宋太祖大戰幽州敗退之後,米信帶手下數百名龍衛軍騎兵為宋軍斷後。

宋軍安全撤出戰場之後,米信依然堅持作戰,被遼軍包圍,戰鬥持續到日暮,身邊只剩下百人,米信手持大刀高呼突圍,砍殺了十幾名遼兵。

奚族是個能征善戰的民族。

奚族過去一直生活在西拉木倫河區域,與契丹雜居在一起。

契丹崛起之後,奚族一部歸順契丹,一部分還在反抗,其中米信帶著奚族騎兵投了大宋。

在遼國敗退之後,金人來了,奚族還是不服氣,與金人打了好多年。

宗舒在研究宋史時,對北方民族,印象最好的就是奚族。

這個民族不僅悍勇,關鍵人家還講究技術。

奚人善於造車並以此見稱於歷史。

奚人多居住在山地與平原的交接地帶,有著取之不盡的造車材料。

奚人往往以車為欄,人居期間。

奚車除廣泛用於牧業生產,戰時也用於運載輜重。

北宋的沈括曾經記載:奚車不能任重而利於行山。

車一般都在平地上走,而奚車卻能夠“行山”!

這在古代簡直是不可思議,他們能造出“山地車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