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17 防針眼鏡(第1/3頁)
章節報錯
吳非和牛皋也有這種感覺,金人新國主到鴨子濼“巡幸”,至於搞這麼大的陣勢?
而且,這些金人的騎兵並不是一下子出動,而是陸陸續續的,最多的也就一百來騎。
如果說是鴨子濼有大的事情發生,也不至於一點一點地出動兵力。
這種兵力調動,除了方向明確,其他好像是沒有一點規律,就像是尿頻。
疑惑間,大家看到了遠處的會寧府城的城牆。
史載,“會寧府初無城郭,星散而居,呼曰皇帝寨、國相寨、太子莊。後升皇帝寨曰會寧府,建為上京。”
完顏阿骨打在此建都之後,一直設皇帝寨,晚年才開始修築宮殿。
遠遠望去,會寧城內的宮殿已成規模,城牆只有一面是土石夯築而成,南門有仿汴梁的城樓、角樓。
而西面的城牆,則是石頭加木柵,看起來很是寒酸。
眾人本以為會寧府作為金人的發家之地,城牆會很高大,最起碼與北京大名府差不多。
現在看,和大名府差得太遠了,他們的城牆連外包磚都沒有。
這樣的城牆,根本擋不住人!
宗舒早就想到會寧府會是這個樣子。
“不要小看金人,他們修這樣的城牆,根本就不是用來防我們,他們是來防騎兵的。”
宗舒害怕大家由此而對金人產生輕視之心,對大家解釋這種城牆的利弊。
在這個地方修城牆,防備的人,當然還是遊牧民族,特別是遼人。
金人不在乎城牆是不是光滑,是不是高大,只要能擋住馬就成了。
如此粗糙的城牆,可供手攀腳踏的支點很多,很容易就能爬上去,但遊牧民族不善攀爬。
金人修此城牆時,根本不會想到大宋人會攻到這裡來。
除了衛青、霍去病等名將輩出的大漢,其他的朝代都龜縮在長城以內,何曾向外拓展?
除了派出使者前來求和、派出公主前來和親,他們的部隊何曾進入過草原一步?
沒有!
宗舒說到這裡,眾人不禁默然,漢代以來,面對外敵,一朝不如一朝啊。
隨即,大家又不由得挺了挺胸膛,心中升起些許自豪和驕傲來。
這麼多年來,沒有軍隊來過這裡,而我們,來了!
而且,我們是大搖大擺,拿著朴刀,闖入了金人的老巢。
不管能不能救出纓絡,能到達會寧城,就已經是一種榮耀了。
宗舒如此一分析,大家頓時高興起來,這樣的城牆,對於這三十三人來講,基本等同於平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