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倒想看看,是什麼禮物。”

蕭小小知道宗舒善於發明新的物件。

而且他還知道汴梁城流傳著一句話:宗舒出品,必為上品。

她帶著蕭銅和蕭鐵從密縣基地返回遼國的時候,宗舒送她了不少東西:

瓷吹針、碘伏、青黴素。

每一樣東西,都在與金人的戰鬥中發揮了極大作用。

在好多次金人即將攻入的時候,正是因為有了瓷吹針,遼軍才一次次化險為夷。

碘伏和青黴素就更不用提了,凡是受了皮外傷,只要用了,都活了下來。

因為藥品數量少,所以只用於將領受傷之時。

沒有用碘伏消毒的,很多都得了破傷風死去了。

一個月前,蕭小小從密縣基地帶回來的藥品就全部用光。

剛剛退到夾山之時,遼人在這裡擺上了石頭,用於防禦。

但是效果很差。此時,蕭銅拿出了一個捲筒。

這是在密縣分別時,宗舒讓蕭銅帶上的。

這個捲筒裡,是宗舒用炭筆畫出來的圖和文字說明。

內容都是山地的防守、寨牆的製作,拒馬的應用。

特別是圖中提出,山地戰當中各種溝壕的運用,對於蕭小小包括蕭銅、蕭鐵來講都是全新的。

有了這些圖,蕭小小按照宗舒的圖示構築山地工事,這才算是擋住了金人一天又一天、一波又一波的攻擊。

正是有了這些圖,蕭小小在族人當中的地位更加凸顯出來。

等遼人在夾山立住陣腳之時,蕭小小才來得及想一些細節問題。

一個巨大的疑問籠罩在蕭小小的心頭:宗舒為何那麼早就提供了這些山地作戰的圖集?

蕭小小從密縣基地出發返回遼境之時,耶律大石和父親蕭達正在節節抗擊金人,那時的戰場主要是草原,連個山包都見不到。

難不成,從那時起,宗舒就已經作出了判斷:遼人遲早要退入大青山。

如果是這樣,宗舒的戰略判斷能力神準的可怕!

他早就預測了遼國的敗退路線,並且從那時起就想好了在大青山的防守策略。

他為何如此?

蕭小小不禁想到與宗舒在汴梁城的幾次長談。

那時的宗舒只是個富家少爺、紈絝文盲,卻竟然與她談論草原的地理風情。

她和宗舒還在金人攻佔黃龍府的問題上爭執起來。

宗舒嘲笑遼人,根本不懂得守城,她還很不服氣。

現在看,遼人防守的能力,的確是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