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天,第三天,第四天。

蔡修發現“大宋照明”的蠟燭和煤油價格仍然沒有變。

這個價格迅速傳遍了整個汴梁城,已經有很多商戶也來購買蠟燭和煤油。

“大宋照明”的出貨量大增,林靈素就組織了一個車隊從密縣基地拉向京城。

為了防止有強人劫道,宗舒又讓牛皋每次派出五十名人員押送。

五十名人員都拿著朴刀或長槍,每個人標配的都有瓷吹針。

少於五百人的強人,就不要想著動手。

“大宋照明”的架勢,讓蔡京有些絕望,人家哪裡會缺貨?

組織如此龐大的車隊,專門運輸蠟燭和煤油,這比他蔡家的蠟燭還要多呀。

很顯然,宗舒這是找到了新的蠟燭原料和新的油料。

這種原料和油料,如同磷一樣,非常容易得到和提取。

難怪,人家賣得那麼便宜,是因為人家的成本低。

蔡家燭業,一連幾天,連一根蠟燭都沒有賣出去!

當時,蔡京和蔡修還在嘲笑梁師成是個傻子,連一根火柴都賣不出去!

現在看,自己和梁師成一樣,都是傻子!

不對,梁師成有了前車之鑑,卻沒有成為蔡家的後事之師。

梁師成跳過的坑,蔡京卻是一無反顧地跳了進去。

宗舒用同樣的手法,把蔡京套進來,而後讓他賠了個淨光。

蔡家提前交了那麼多銀子,預定了全國幾乎所有的蜂蠟、白蠟蟲、烏桕子。

而蠟燭卻一根都賣不出去,那麼要原料幹什麼?

等於說,蔡家前期的一切努力都付諸東流,一切投資都化為烏有。

蔡京感到,真的是老糊塗了嗎?怎麼做起了傻事?比梁師成還傻呀!

因為宗舒的緣故,蔡家已經在折了不少銀子,連面子都丟盡了。

蔡家燭業和大宋照明的競爭故事,迅速成為整個大宋熱議的話題。

其實這就談不上競爭,蔡家燭業從開業就已經輸了。

蔡家制作了一個史上最粗、最高、最大的一根蠟燭。

剛剛點燃,蔡修還未及得瑟,就被宗舒扔出的一個“小太陽”給融化了!

一連好多天,蔡家燭業一直沒有開張。

宗舒把“大宋照明”開到蔡家燭業的對面,用意很明顯:就是要把蔡家給整垮,如同搞垮梁師成一樣。

這種做法,相當囂張,就是告訴蔡家:

我要扇你了,把臉伸過來!

和梁師成一樣,蔡家明知道宗舒要扇巴掌了,但就是避不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