富貴人家也派了下人到現場領,天一擦黑,就點上了蠟燭和煤油燈。

皇宮裡的蠟燭和煤油燈也是宗舒讓林靈素免費送的。

從皇宮到大街小巷,都點上了宗舒送的免費蠟燭。

整個城市,比過去看起來更亮,也更美。

人們都在猜想,這蠟燭以後還會不會生產了?煤油燈以後還有沒有了?

經濟條件不好的,把蠟燭和煤油燈賣掉了。

還有一些人家捨不得點,也不肯賣,當作了藏品。

透過使用,人們感到這蠟燭一定不便宜,煤油燈更是會賣到天價。

宗舒出品,必屬精品。

他發明的物件,不是免費,就是特貴!

京城蔡家的靜思樓,屋內燈火通明。

蔡京、蔡條和蔡修坐在一起,觀察著桌子上燃著的蠟燭和點亮的煤油燈。

“此蠟燭,質量明顯好於鋪子裡賣的。”蔡京道:“宗舒要收購蠟燭作坊,是在虛晃一槍,引我們上當?”

蔡家收購蠟燭作坊,壟斷蠟燭原材料,都是蔡修和管家一起具體操作的。

蔡修道:“我們太高看宗舒了。他所作蠟燭,並未見高明之處。只是他的蠟燭,含雜質少,提煉的時間長而已。”

蔡攸因為和蔡京有矛盾,賭氣不來蔡京這裡。

蔡京的四兒子蔡條來了,他對蔡修倒很是親近。

蔡條分析道,宗舒應該是從江南一帶訂做了一批質量上乘的蠟燭。

這種蠟燭好是好,但成本太高,對蔡家的蠟燭生意構成不了威脅。

更何況,蔡家把原料都壟斷了。

最好的原料是烏桕,其果實如雞頭,汗液如同豬的脂肪,可以壓油製作蠟燭。

但烏桕子的產量太小,所以價格貴。

其次是白蠟蟲。白蠟蟲長在南方的樹上,一個蟲子可以繁殖數百條。

把白蠟蟲在水裡煮開就成為蠟。

養白蠟蟲投入的成本與養蠶差不多。因此,用白蠟蟲製作成的蠟燭,也很貴。

最便宜的蠟燭,反而是蜂蠟,也叫黃蠟。

從材質上看,宗舒免費贈送的蠟應該是白蠟。

宗舒之所以搞出這些,主要是要整垮梁師成。

宗舒產生收購蠟燭作坊的想法,應該是臨時起意,做一做蠟燭的生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