宗舒一拳頭砸向桌面,說道:“重整隊伍,殺向金國,救回纓絡!”

“左小目,給牛皋發信,召集人員,加緊練兵,北上,北上!”

左小目馬上透過鴿子把資訊傳到密縣基地。

重整隊伍,殺向金國!

這話聽起來真提氣!

侍講吳非也不禁激動起來。

宗舒當初就是在這裡,就在東宮,當前太子的面,承諾要到北方邊境,救回他的弟弟吳玠。

那時的吳非認為宗舒在說大話、吹牛皮,而沒料到宗舒一個月之後就悄悄出發。

帶著三十一名勇士,竟然把他的弟弟吳玠活著帶回來了。

不僅如此,還順道救下了种師道。

過去,宗舒總在批評文人,說文人只知道讀那些所謂的聖人之書,其實是百無一用。

吳非對宗舒過去曾經焚燒聖人之書,頗為氣憤。

自從宗舒從千軍萬馬中救出吳玠,吳非的看法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。

宗舒罵得對!

弟弟有難,當哥哥的吳非,卻無能為力,只能整天在東宮裡擔驚受怕,只知道“嗚呼哀哉”。

在那一個多月的時間裡,吳非更加感到,自己真的沒用!

那些讀過的聖賢書、學過的大道理,在這件事上,屁用沒有!

遍觀古今,三十幾人縱橫在宋、遼、金勢力交錯的北地,救回了人,實現了他的承諾。

不僅如此,宗舒所帶人員,除了一個人的屁股中箭之外,其他人連個毫毛都沒掉。

那個屁股中箭的,用碘伏一抹,接著還能衝鋒。

這簡直就是奇蹟!

宗舒的這一項壯舉,是四書五經教給他的?

顯然不是。

幫助宗舒完成這些的,最關鍵的是武器!

那些吹針,讓他在戰場上屢用不爽、次次奏效。

吹針是怎麼做出來的?這是百工做出來的!

吳非這就明白了,為什麼宗舒一直在強調百工的重要作用。

在歷次立功之後,宗舒第一時間不是為個人要賞賜,首先想到的是他的屬下,是百工。

比如他為百工要來了“坐大轎、騎高馬、穿華服、免兵役”的超官員待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