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實在是個讓人興奮的好訊息!

六州回來了,其他十州就不遠了。

這是大宋立國以來,首次得到疆土。

徽宗激動了,趙構和童貫今天出現在這裡,已經是心中有數了。

他們已經達成了協議,先交還六州之地。

大宋立國這麼多年都沒有做到的事,到他這裡,做成了!

他趙佶,向來是字畫雙絕冠天下,現在,他又要因擴張疆土而永載史冊,被世代傳誦。

而金人今天放棄了珠珠,選擇讓纓絡與金國和親,這又讓徽宗心生安慰。

珠珠畢竟是他的親生骨肉,是他的掌上明珠。

而且,纓絡也是如此的深明大義,願意為大宋、為趙家作出犧牲。

今天,真的是喜慶的一天。再看宗舒,也是如此的順眼。

嗯,宗舒連續做了三道彩虹,這不是祥瑞是什麼呢?

當然,所有人當中,功勞最大的當屬趙構和童貫了。

如果不是這兩個人艱苦卓絕的談判,怎麼會讓金人先行讓出六州之地?

在金國伐遼的過程中,宋軍不僅沒有幫上忙,還把自己搞得灰頭土臉、損兵折將。

金人能如此大度,先把六州之地交給大宋,全仗著趙構和童貫與金人斡旋。

種家軍十萬大軍沒有了,這和六州之地迴歸比起來,似乎不算什麼。

如果大宋要去攻下這六州,恐怕死傷人數是種家軍的數倍,還不一定能夠拿下來。

現在,就這麼輕易地回到了大宋的手中。

趙構忽然站起身來說:“父皇,完顏公主帶來了正式的國書,希望宋、金兩國延續舊盟,再結百年之好。”

童貫立馬掏出了國書,透過高俅遞給了徽宗。

徽宗仔細看完,激動地連叫幾個好字。

“《易》曰:二人同心,其利斷金;同心之言,其臭如蘭。宋金兩國自盟誓以來,如兄弟之國,同心連理。如今,更是親上加親。”

“宋金之誼日益鞏固,實乃我朝之盛事也。有今日之局面,康王和童卿家功不可沒,理應著賞。”

“康王趙構,與朕同協禮部,辦外交之事宜。宋金一切之往來,可便宜行事。”

趙構這是要負責外交關係了!並且是協助徽宗來管理禮部。

禮部尚書李清臣已經七十五歲了,說不定哪一天就上不了班了。

禮部的大小事宜,恐怕就是趙構一個人說了算。

“童卿家,”徽宗看了一眼蔡京和蔡攸,繼續說道:“如你所願,你就在中書省聽命,任中書舍人。”

中書舍人,這是童貫最初在自我降職時提出的職位。

現在,終於如願以償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