蘇易作為百工的代表,在大宋三年一次的掄才大典中耀世登頂,成為人人豔羨的狀元郎。

這個訊息以最快的速度傳遍了大江南北,甚至連金、遼、西夏等國也知道了。

這可是科舉制度創立以來的頭一遭。

蘇易不背誦經典、與軍匠為伍、拜文盲為師,最後成了狀元!

蘇易創造了歷史,讓廣大舉子垂頭喪氣,讓百工匠人和普通民眾揚眉吐氣。

按照慣例,新科狀元要在汴梁城進行“御街誇官”,民間俗稱“狀元誇街”。

狀元誇街分為兩段,其中最正式的一段是在大宋皇城御街上。

另一段就是除皇城御街之外,在全城的街道上隨意走動。

整個誇街過程,均由禮部官員捧著聖旨鳴鑼開道,狀元公身穿紅袍、帽插宮花,騎著高頭駿馬,接受大家朝賀。

在皇城御街上,官員們也都站到兩邊,因奉有皇上聖旨,不論什麼級別的官員,見到狀元公打馬經過,都必須跪迎、叩頭。

狀元蘇易家就在汴梁城,禮部官員拿著聖旨到了蘇家。

蘇家此時已經是高朋滿座,幾乎所有的親朋好友都過來了。

蘇孟復所在的軍器監,凡有一丁點職務的也都巴巴地趕過來。

畢竟,軍器監這個一向被人忽視的地方,居然產生了一個狀元,並且還是經常到軍器監各個作坊,與軍匠們打成一片的蘇易。

大家都聚到蘇家,分享著高中狀元的喜悅。

在蘇家大堂,坐在正中間的不是旁人,正是蘇易的恩師——宗舒。

宗舒左邊坐著蘇孟復,右邊坐著今天的主角——蘇易。

蘇易一點都不像主角,穿著昨天早都送過來的紅袍,殷勤地為宗舒端茶。

在狀元誇街之前,蘇孟復要求舉行一個正式的拜師禮。

在大宋科學院時,宗舒隨意指了一下蘇易,對陛下說就讓他的這名學生去考狀元。

當時,陛下當即同意蘇易直接參加考試。

蘇易從那天起就是宗舒的學生。而到現在,蘇家就沒有舉過任何拜師禮。

就連太子殿下拜宗舒為師的時候,也是在東宮在劉皇后的見證之下端茶作揖,程式一個不少。

趁著這次親朋好友聚齊的時機,蘇孟複決定舉行一個正式的拜師禮。

這其實也是一個擴大蘇家影響、實現家族振興的一個契機。

宗舒,真可謂近年來突然崛起的青年才俊,正是他的一系列發明,成為汴梁首富。

他對於形勢的判斷力、對戰場的洞察力已經被事實證明,凡是和他在一起的人,都得到了至高榮譽。

救回了种師道,抓住了遼人大將,大大挽回了大宋的顏面。

所有參加行動的人員,包括那個紈絝子弟李少言,也得到了徽宗親自題寫的“大宋勇士”稱號。

宗舒上得了朝堂,入得了戰場,這又指導弟子奪得了狀元,個個堪稱神蹟。

能夠拜宗舒為師,是蘇易上輩子修來的福份。

只有舉辦正式的拜師禮,才能把蘇家與宗舒緊緊綁在一起,從此一榮俱榮、一損俱損。

拜師禮開始,蘇易先是整理了一下衣冠,而後雙膝跪地,對宗舒三叩首,獻上了投師帖子。

之後,蘇易捧上了“束脩”:乾瘦肉條。

束脩在春秋以前就存在了,孔子曰“自行束脩以上者,吾未嘗無誨焉”。

意思為弟子拿著肉作為見面禮來拜見師父,自己也一定會傳授知識的。

這麼多年過去了,拜師禮一點都沒變,送的還是豬肉乾!

宗舒拿著肉乾,一臉苦笑。

蘇家真是太摳了,就不能送銀子嗎?這也太不誠心了!

拜師禮完畢,禮部的官員就來了,狀元誇街正式開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