事不宜遲,太子趙桓交待吳非立馬為《大宋時報》撰寫文章,首先是聲討童貫導致種家軍慘敗的罪行。

“宗舒,《射鵰英雄傳》已經講完了,就剩下《三國演義》了,斷了兩月了,今天趕快補上!”

纓絡進來提醒。

宗舒一看外面,纓絡已經把二十餘名記錄者都給叫來了。

這些記錄者,今天與往常有所不同,手裡拿的,不是毛筆。

每個人的手邊者放著好幾只削尖的炭筆。

這就對了,毛筆字用來修身養性還不錯,但快速記錄就不行了。

削尖的炭筆,也不管寫出來的好看不好看,關鍵是快。

其實這還不夠快,如果採用簡化字,速度會更快。

一步一步來吧,想改變一個社會的習慣,很難。必須有重大契機。

就拿東宮記錄這件事來說吧,《射鵰英雄傳》如果像《論語》一樣短小,用毛筆就足夠了,沒人會用炭筆。

正是因為口語化、大眾化,《射鵰英雄傳》得到了更多受眾和更廣泛的傳播,從而帶來了記錄方式的變革。

其他的變革也是如此。

宗舒正想開講呢,纓絡忽然說道:“對了,我去把珠珠叫來。”

不一會兒,纓絡帶著珠珠過來了,還帶著一個鳥籠子,裡面正是蕭小小送給宗舒的兩隻金雕。

珠珠的眼睛紅紅的,怎麼回事?

宗舒跨過一步拉住了珠珠的手:“珠珠,誰欺負你了,告訴我,我上去揍他!”

宗舒見不得女人哭,特別是珠珠哭了,誰這麼大膽?不想活了?

老子在朝堂上敢扇童貫的耳光,這個一品權臣也得受住,打了他也不敢還手!

珠珠一聽這話,眼淚一顆一顆地滾下來,彷彿一下子釋放了委屈:

“是,是父皇。”

啊,原來,是皇帝。

徽宗不同意宗舒娶珠珠,所以珠珠傷心了。

哈哈哈,纓絡忍不住大笑起來,指著宗舒說:“父皇,現在垂拱殿呢,宗舒你快點去,我看你怎麼揍?”

趙桓也忍不住笑起來,宗舒一回來,東宮就馬上打破了沉悶的氛圍,恢復了往日的熱鬧和生機。

咯咯咯,珠珠忽然爆出一陣笑聲,剛才還淚眼朦朧的,怎麼忽然又開懷大笑了?

宗舒跟著乾笑了幾聲,接著伸出雙手向下按了按:“好了,好了,這個,陛下怎麼了?陛下,我也不怕!”

大家都不笑了,連準備記錄的二十多人都愣了,陛下他也不怕?

“陛下怎麼了,陛下只要做錯事,我也敢,上去揍!”宗舒停了一下道:“上去奏,簡稱:上奏!”

“嘿嘿,陛下不讓我娶珠珠,我就上奏!我上奏太后!”宗舒的話一出,珠珠的俏臉一紅。

原來是這個奏!

看珠珠開心了,宗舒大為欣慰,現在人多,也不好說出自己的應對辦法。

《三國演義》斷更兩個月了,宗舒先是講了一回《三國演義》。講完之後,宗舒道:

“還是老規矩,雙開,每期《大宋日報》的字要更小一些,以便容納更多內容。這是一本新的小說。”

宗舒說完,走到籠子前,籠子的門開著,一黑一白兩隻小金雕已經長大了一些。

手伸進籠子,兩隻小金雕把頭伸過來捱了挨,哇,兩隻小雕果然好有靈性。

珠珠撮起嘴唇,發出了咕咕嘰嘰的聲音,兩隻金雕也回應著,站在了宗舒的手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