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64 种師道的眼淚(第2/2頁)
章節報錯
种師道這才相信了宗舒所講的話,不要看這些遼人是逃到幽州的,但他們是遼人的精銳。
儘管有了宗舒的提前警告,但种師道的準備還是不夠充分,他不相信童貫真的是不顧大局,將城門關閉。
但,童貫和趙構,做的就是如此絕情!
任憑種家軍在雄州城外血流成河,他們在城內絲毫不為所動,甚至射出箭雨,阻止種家軍接近城牆。
城門緊閉,無奈之下,种師道這才擺下了“大陣”。
擺“大陣”的目的,是減少傷亡,等待援軍到來。
种師道的援軍其實近在眼前,就在雄州城內。
宋軍對於草原騎兵有著天然的恐懼,再加上童貫和趙構的冷血,城內的宋軍就這麼眼睜睜地看著種家軍被屠殺。
由於演練時間太短,“大陣”終於崩潰,種家軍被遼人騎兵分割包圍。
正像宗舒所諷刺的那種,種家軍成蟲了,種家軍沒種了。
被遼人給俘虜了,耶律大石將他綁到了大帳裡。
种師道對耶律大石破口大罵,遼人馬上往他嘴裡塞了幾塊破布。
种師道就沒想著活著,種家軍全軍覆沒,他作為主帥,根本就沒臉了!
种師道在耶律大石的營帳裡說不成話,反而冷靜下來。
這次慘敗,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童貫。
童貫繞過种師道,直接向他的部將楊可世下令,導致首戰失敗。
接著讓種家軍斷後,還不讓他撤入城內,導致人心渙散、軍心低落,最終被團滅。
种師道覺得種家軍死得冤、敗得虧,為友軍擋箭,為童貫拼殺,卻被童貫、趙構和其他軍隊無情地拋棄。
如果有機會,种師道會把這次北伐的過程寫出來,報告陛下,仗不是這麼打的。
同時,种師道也要向天下人證明:種家軍並不畏死,而是被童貫和趙構以及其他宋軍聯手做死的!
吳玠不知去向,种師道感到自己有這個責任,不能讓死去的種家軍將士們白白蒙冤。
可以想象,童貫會把戰敗的一切責任都歸結到種家軍身上,特別是歸結到种師道頭上。
在耶律大石的營帳裡,种師道忽然感到,必須活下去。
活下去,才對得起十萬種家軍將士的死。
种師道看了看身上的繩索和遼人的營帳,怎麼活?這種情況下,除非童貫開啟城門,讓城內的宋軍夜襲。
童貫連城門都不敢開啟,現在他敢夜襲?
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。
正當种師道陷入絕望之時,十幾個人出現了,用了一種不知名的武器,打傷了遼軍主將耶律大石,趁亂將其從遼人營帳中搶出。
聽口音,這些人都是宋人,只是在奔逃過程中不及細問。
剛跑出不久,种師道居然看到了吳玠!
一種巨大的驚喜襲來,种師道居然熱淚盈眶。
此時聽吳玠說起來整個過程,种師道不禁看了看殿後的宗舒。
從潛入敵軍營帳,到引騎兵入村,再到火燒遼軍等過程,种師道是親歷的。
實在難以想象,這樣的傑作居然出自此人之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