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了碘伏,在戰場上受傷,及時消毒,就會大大降低戰士的死亡率。

在現代社會,醫療條件完備,一般部位的傷口都沒問題。

但在古代,醫療體系不健全,治慢性病、調養身心還可以,但對外傷的處理卻辦法不多、效果不好。外傷導致死亡的可能性非常大。

在宋代,中央有太醫院,這是專門為皇室及朝廷高官服務的。

到靖康之變之後才在各地方設立醫藥院,這是真正意義上的軍醫院。

隨著軍隊行動的,也有軍醫。

而這時的軍醫基本是清一色的獸醫。

因為在北宋,軍士的性命,有時真不如馬。

失去燕雲十六州等重要的產馬地後,宋代騎兵的戰馬補給就變得極為不易,宋代甚至專門開闢了馬市等,以求補給騎兵。

獲得的馬匹本身就已經耗費了大量的錢財,而馬疫的爆發會造成馬匹的大量死亡,因此宋代專門建立了掌管獸醫的機構。

一有戰爭,軍醫也會隨隊出發,他們的主要任務是救治受傷的馬匹,順帶著把軍士給救一救。

也可以這樣講,軍士在戰場上得不到好的醫療保障,自然就不會力戰、死戰。

這也是除了“種家軍”,其他大宋軍隊孱弱的重要原因。

一開始就存了想逃避退縮、讓別人頂上的思想,怎麼能打得贏?

所以,提高軍隊的戰鬥力,宣傳發動固然很重要,但必須有充分的物質條件作保障。

現在,宗舒手中只有二十九名軍士,其中還包括了牛皋。

這點兵力,也就相當於兩個班,連一個排都不到。但在有些特殊的場合,兵力並非是越多越好。

兵不在多,而在於精。

宗舒對牛皋及其他二十八名軍士寄予厚望,這是他將來保命、保家乃至保國的本錢。

解決他們的醫療問題,帶上軍醫是不行的,專門的軍醫不好找,就算找到了也因為軍事素質低下而影響整體行動。

因此,最好的辦法就是為每個軍士配上一個戰場急救包。

急救包裡放上繃帶、棉球、碘伏、青黴素。有這些,戰士受了傷,最少也不怕感染了。

所以,現在把碘伏和青黴素搞出來最為重要。

林靈素帶了幾名道士,宗舒就讓他們住在宗家院子裡,一起分析、研究和實驗。

為了提高速度,宗舒又專門把康師傅抽過來,讓他負責酒精的提取。

宗舒專門交待喬管家,他的書房小樓附近,任何人不得靠近,包括老爹宗義。

康師傅從海帶裡提取味精已經相當有經驗了,但這次從黃酒當中提取純淨的酒精又不太一樣。

宗舒讓康師傅的人在書房外搞了一個蒸餾鍋,採取低溫煮酒的方式,把酒精從水中蒸發出來,再用瓷管引導到另一個玻璃器皿裡冷卻。

因為酒精從液體揮發成氣體,需要五十到六十度。

只是現在還沒有溫度計,不能精確地進行測量。所以只能是靠感受來測量溫度。

所幸這年代的黃酒並不貴,浪費一點也沒有什麼。

至於製作溫度計,這又是一個專門的專案,需要成立專門的研究班子。

想搞科技,必須有一個完整嚴密的體系,而現在,基本都是從零開始。

終於,玻璃杯中有了一半酒精,純度相當好。

在宗舒指導康師傅提純酒精的過程中,林靈素也帶著幾位道士現場觀摩學習。

沒想到宗舒透過一蒸、一導、一涼的辦法,就搞出了半杯水出來,當然,這杯水是宗舒口中一直唸叨的酒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