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92 大宋的後浪(第2/2頁)
章節報錯
落後就要捱打?難不成我們的理論出問題了?我們只是停留在陰陽的表面?
趙桓簡直不敢往下想了,宗舒這是離經叛道啊。
“殿下,桔子之所以往下掉,是因為我們所在的這個世界,有引力。一個物體的質量越大,引力就越強。所以,世界萬物,都逃不脫地球的引力。除非,現在沒有除非。”
宗舒想到了火箭,只要到達一定速度,也是可以擺脫地球引力飛向太空的。
講這個,對於太子來講,過於遙遠和虛幻。
“天在上,地在下,我們自然是要在地上的。”趙桓還是不理解。
“殿下,記得磁石嗎?磁石吸引箭頭的磁力,也是引力的一種。”
屋裡的人當然知道磁石,正是宗舒搬來了萬歲山的磁石,把金國小王子的箭給吸歪了。
“殿下,我們所在的世界,叫做地球,相當於一個巨大的磁石,只是它不僅僅是對鐵,對其他任何物體都會產生磁力。”
宗舒感到快講不下去了。馬上轉移話題:“殿下,今天我想給你出個思考題:耳聽為虛、眼見為實,到底對不對?”
耳聽為虛、眼見為實,這是千百年來的古訓,難道有什麼不對?
趙桓馬上說,耳聽為虛、眼見為實,出自漢宣帝時的趙充國老將軍。
漢宣帝問趙充國西北邊境的姜人到底有多少,趙充國說要親自上前線看一看。
聽到這裡,宗舒感到教育太子,實在是任重道遠。
宗舒從桌子上拿過從未用過的筆洗,灌滿了水,又拿了一根毛筆放進去。
“大家看看,這毛筆,是不是彎了?”宗舒問道。
眾人一看,毛筆被水分成了兩部分,水下的部分明顯向上彎折了。
宗舒從水中拿起毛筆問道:“現在看,毛筆彎折了嗎?好好的,沒有一點彎曲。”
這下子,大家都愣了,是啊,明明是彎了,拿出來又直了!
眼見,不一定為實啊。
“剛才我講繪畫技法,給大家講過光線的問題。我想告訴大家的是,光線在空中傳播,與在水中傳播是不同的。當光線從空中進入水中的那一刻,傳播的方向就會發生變化,這就是光的折射。”
宗舒耐心地解釋道。
“大家一定還記得,我在校場上,用冰疙瘩點燃木頭的事情吧。太陽光從空中進入冰,光線也會折射,我做成的那種形狀,叫做凸透鏡,正好把所有的陽光折射到了一個點上,所有的太陽光的熱量聚到一起,就把木頭引著。”
宗舒又舉起了例項。
大家終於理解了光的折射。
“殿下,不要以為這些是沒用的東西。正是理解了光的折射,才有了凸透鏡。有了這個,就可以讓太陽光聚起來。殿下,如果把凸透鏡放到房頂,就可以讓水熱起來。”
宗舒說著說著,馬上想到了太陽能,哈哈,以後有熱水澡可以洗了!
趙桓並不笨,順著宗舒的思路想下去,利用太陽光就可以把水燒熱,豈不是省下了很多石炭和木柴?
趙桓當然不知道製作玻璃凸透鏡的成本太高,放到房頂,普通老百姓怎麼用得起?
宗舒剖析這些現象的目的,就是要讓太子認識到,搞清楚一種現象,懂得了一個原理,就會有新的發明出現。
“殿下,世上有很多知識,是古書上沒有的,古人並不一定就是對的。我們如果時時處處到古書裡找依據,看看古人說沒說過,那還發展個屁?!”
“殿下,請相信,我們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,我們一定比古人強!正所謂,長江後浪推前浪,前浪死在沙灘上。”
宗舒說道:“殿下,你要有這種自信。就讓我們一起,做大宋的後浪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