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時的牛皋,剛剛30歲出頭,還只是一個普通的軍士。

之所以提拔慢,是因為沒有遇到大仗。

現在的禁軍如同一個大的施工隊,從高俅到下面的小頭目,都是一副包工頭的嘴臉。

在這裡,牛皋根本沒有用武之地。

想到牛皋後來的輝煌,宗舒忍不住激動起來:“原來,你就是牛皋,久仰大名,如雷灌耳,如今才見,三生有幸。”

牛皋嚇了一跳,這宗家少爺不會是說認錯人了吧?難不成禁軍中,還有人與自己同名同姓?

太子一聽,這個人很厲害嗎?宗舒為何如此推崇?

既然宗舒如此看重,乾脆就再賣個人情,對牛皋說道:“牛皋,以後,你就跟著宗舒,他的話,就是我的話。”

宗舒本想,牛人自有牛人的脾氣,牛皋還不一定能聽他的話呢,太子這麼一說,倒是省下不少事。

牛皋只是一個普通農家出身,還給自己取了字,叫伯遠。

宋代的下層民眾,很多隻有姓和排行,沒有名,更不論字。

排行第一,也可稱“大”或“一”。排行第二,就可稱“二”或“乙”。

比如武大,武二,阮小七,燕小乙等。

太子這麼一說,這是在向大家表示,宗舒就是他的人,宗話說話可以代表東宮。

牛皋一聽,立馬朝宗舒跪下,宗舒慌得一批,連忙扶起來。

牛皋的跪,宗舒感覺承受不起。

太子又交待宗舒,只要有空就到東宮,繼續講《射鵰英雄傳》。

劉皇后對宗舒招了招手,宗舒趕快走過去。

“宗舒,太子的事,今後你要多幫助。只要不是太過分,本宮替你說話。你需要什麼,只管給本宮講。”

劉皇后看到太子獲勝,危機解除,看著宗舒自然是,怎麼看怎麼順眼。

此子雖是胡鬧了些,但是往往出人意表,起到的效果極佳。

就像今天挖萬歲山,多大的罪名啊。但最後才知道,他挖的是磁石。

只要能保證太子贏得了金國小王子,不要說挖石頭,哪怕是拆她所住的萬福宮,都是值得的。

再想一想,昨天晚上與金國使者賽詩,宗舒作出的詞,不管哪一首,都能成為傳世經典。

聽宮裡的太監說,宗家少爺就是個文盲,不讀書,不學習,天天不幹正事。

後來珠珠說宗舒有文才,劉皇后還不相信。

現在看,宗舒不是有文才,而是非常有文才,假以時日,將成為與蘇夫子比肩的文壇巨匠。

只可惜,宗舒出身商人,就算是透過“八行取士”做了官,職位也不會高。

劉皇后也要給賞賜!

機會難得啊,宗舒想了想說道:“皇后娘娘,是不是什麼都可以賞賜?”

這廝真不愧是出身商家,打蛇隨棍上,抓住就不放。

“當然,只要我有的。你要星星,本宮也摘不下來。”

劉皇后想起了這小子拜徽宗為師的事情,不由得產生了警惕。

“當然有,當然有。”

宗舒想了想,看了看珠珠,壯了壯膽子:“我真的說了!皇后娘娘,請您把珠珠賞賜給我。”

靜,聽得到心跳的靜!

在場所有人都把目光轉向了宗舒。

太子心中駭然,這小子的膽,是怎麼長的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