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8 萬般皆上品,唯有讀書糟(第2/2頁)
章節報錯
“我燒書又怎麼了,我燒書,是因為我早就懂了,什麼聖人之言,很難懂嗎?”
“我倒想聽聽,你怎麼懂聖人之言了。”李苦水反而不太生氣了,跟文盲生氣,那是自貶身價呀。
“那我就不客氣了。敢問,您講孔夫子,目的是什麼呢?是教化天下嗎?”宗舒問道。
李若水點點頭,不僅是他,所有的人講孔子,為的就是教化天下,一個文盲懂得這個也不意外。
“教化天下包括什麼呢?包括王公貴族、宮廷內外和普通百姓。依學生看,教化的重點並不是前兩者,而是普通民眾。”宗舒說道。
李若水想想,沒有錯,畢竟普通百姓是絕大多數。
“不對,教化的重點是官員,因為只有把官員教化好了,才能更好地教化天下。”蔡修反駁道。
“您的意思是,王公大臣、宮廷內外沒有教化好?你是說我們的皇帝昏庸,你是說我們的大臣,包括你爺爺蔡京搞腐敗?”
這小子真是毒舌!蔡修張口結舌,說不出話來。
“那麼,就是普通民眾沒有教育好。普通民眾沒有教化好,是因為我們的講課方式有問題,你們講得比孔子還難懂,不要說百姓,一般的官員能聽懂嗎?”宗舒說道。
“蔡修,你別不服氣,孔子的話本來很好懂,讓教書的人搞複雜了!還有就是你們這幫人讀書太鑽牛角尖,你們把自己讀傻了!”
既然蔡修跳出來,那就不客氣了,你就是靶子!
“下面我就舉個例子,看看你們是不是把書讀傻了。”宗舒提著蔡修問道:“蔡修同學,鳩字何解?”
“詩曰:維鵲有巢,維鳩居之。之子于歸,百兩御之。鳩就是鳥嘛。”
蔡修脫口而出,得意地環顧四周。
一個奸臣的孫子,國學的底子倒還不錯。
“鳩是鳥,黃口小兒都知道。還用你說?我告訴你吧,鳩,真正的意思是:九隻鳥。”宗舒說道。
李若水是飽讀詩書之人,從來沒聽說過這種說法,馬上支起了耳朵。
“為什麼是九隻鳥呢?《詩經》曰:鳴鳩在桑,其子七兮。七隻小鳥加上父母兩個,不是九個嗎?”宗舒指著蔡修搖了搖頭說:“沒文化,真可怕。”
哈哈哈,廳裡有幾個人忍不住大笑起來,還有這種解法!
雖說是多少有點牽強,但也不能不佩服宗舒的機智。
李若水也不禁莞爾,這個文盲,有點意思。
“但是我想說的是,我們講孔子的人,說的就不是人話!你們之乎者也,連好多文人都聽不懂,老百姓怎麼能聽懂?你們寫了一本又一本書,是為了什麼,是為了自我欣賞,是為了自我炫耀?”
宗舒笑容一斂,厲聲說道。
“你們真想教化民眾,就多跟瓦肆的說書人學習,拜民眾為師,講他們聽得懂的話。”
李若水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。在與文人交流過程中,誰說得越玄乎,誰就有水平。
如果哪個人知道哪一句話、哪一個典故,而別人不知道,就會在圈內傳得神乎其神。
正是文化人的自說自唱、陽春白雪導致了很多問題。
這個文盲說的話,他也隱約認識到,但從來也不願意想這個問題。
“比如駱賓王七歲時寫的:鵝,鵝,鵝,曲項向天歌,白毛浮綠水,紅掌撥清波。多好理解。”
“比如我,我的詩就很好懂:鴨,鴨,鴨,揚頸朝天呱,紅燒二十二,炭燒五十八。”
哈哈哈,大廳裡笑成一團糟。
停,停,停,宗舒大聲喊道,做了一個噤聲的手勢。
“最後,我總結一下我的觀點。”
宗舒一字一句地說:
“萬般皆上品,唯有讀書糟。學會館閣言,娘都不會叫!”
【新書求收藏,求推薦。又或者,可以給個章評,讓我知道,我不是在單機。謝謝。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