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平國,.

孫成文一臉興奮的說:“國君殿下,臣接到從帝都傳來的最新訊息,皇帝欲發兵南山,一戰解決困擾大漢多年的匪患,前世子陳孤駿的血仇就要報了!”

陳明達眉頭一挑:“真的?”

孫成文點頭說:“千真萬確,皇帝是在祭祀大典上宣佈這件事的,雖然遭到一些文臣的反對,但最後還是乾綱獨斷決定出兵,並且要求二品以上的文臣武將到御書房議事,如果不出意外的話,很快就會有定論。”

陳明達站起來,一邊來回的走著一邊說:“太好了,南山賊寇殺本王愛子,本王空有報仇之心卻無報仇之力。現在好了,皇帝派兵出征一定能大敗賊寇!孫丞相,我們要不要出兵協助,也算是為報仇出一份力。”

孫成文想了想,說:“父親為兒子報仇是天經地義,所以您很有必要給皇帝上一封請戰的摺子,不妨寫的大義凜然一些,批不批准就要看陛下的意思了。根據臣的經驗,就算是批准了,最多是讓咱們負責運送輜重,不肯能讓我們當前鋒,連上戰場的機率都很小。”

東平國雖然有軍隊數十萬,但是在裝備方面跟漢軍相差甚遠,戰鬥力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,根本沒有可比性。

“丞相說的有道理。”陳明達轉頭看著桌案上的筆墨紙硯等物,說:“那本王就大膽一些,直接奏明陛下,表示願意親率大軍作為前鋒,殺入南山蕩平賊寇!”

孫成文笑著點點頭,抱拳道:“殿下,微臣就不打攪您寫奏章了,告退。”

離開王宮,他命令車伕去帝都學院。

距離開學還有二十天的時間,學院裡一片冷清,但大門口熱鬧非凡,新任的祭酒、司業和學政等人恭恭敬敬的站在這裡。

年前的那段混亂,把學院搞的烏煙瘴氣,花草樹木、景觀和房舍多有破壞,現在已經修繕一新,大門上重新刷了漆,外面的石磚路面也換成全新的。

下令搞亂學院的是孫成文,因為他的孫子死了;下令恢復的也是孫成文,同樣是因為他的孫子,只不過此孫非彼孫,是剛剛認祖歸宗的孫世萊。

馬車停下,眾人蜂擁而上,有的負責掀開車簾,有的擺腳凳,爭先恐後。

孫成文從車上下來,瞄了瞄一派新氣象的學院大門,點頭說:“不錯,看起來比以前還要有氣派,證明各位都用心了。”

新任祭酒彎著腰說:“丞相大人吩咐的事情,我們不敢怠慢,裡面還有一些收尾的工作沒有全部完成,但是卑職保證在開學之前全部完工。所有的教諭、博士也都到位了,大部分都是原來的老員工,也有重新招募過來的……你別站在外面,進去看看吧。”

在眾人的簇擁下,孫成文邁步走進大門,看到裡面的情況和他印象中的相差無幾,表示很滿意。

參觀告一段落,司業拿出一本花名冊,恭恭敬敬的遞到他的面前,說:“這是今年招收的新生名單,一共是一百五十人,分為六個班級。”

孫成文隨後翻開花名冊,第一頁第一行赫然寫著孫世萊三個字,他欣慰一笑:“好,國學乃是一國之本,各位務必要用心治學,爭取為國家培養出更多的棟樑之才。”

因為孫世萊表示想上國學,孫成文才一改之前的做法,下令驅逐盤踞在學院裡的閒雜人等,恢復正常的教學制度。

眾人齊聲高喊:“謹遵丞相大人的教誨,我等必定盡心竭力。”

不遠處的地方,出現一個玲瓏有致的身影,是米雅。

和大多數同窗一樣,她原本對學院徹底失去信心,但自從上次見過葉雲揚之後,希望之火再次被點燃,按照要求她暗中聯絡孫世萊,第二天就看到了學院的變化,驚訝的無以倫比。

“你到底是用了什麼魔法,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裡,讓國學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?”她輕聲自語。

上次一別到現在已經快兩個月了,但她眼前時常會浮現出那張熟悉而又陌生的臉。

……

賊王城,連空氣中都帶著一絲緊張,讓人有山雨欲來的感覺。

城門緊閉,除了往返於王城和各地的信使之外,任何人不得進出,違令者殺無赦。

數名參贊、堂主和舵主被關進監牢,導致人人自危,誰都不知道禍事會不會降臨在自己頭上,什麼時候降臨,以至於在城裡找不到半點兒過年該有的氛圍。

相比之下,各地的分堂、分舵卻是一派祥和的過年景象,由於訊息封鎖,很多人都不知道賊王城裡發生什麼事情。

北土香堂也一樣,賊兵們大塊吃肉、大口喝酒,盡情狂歡,享受著戰爭前夕難得的平靜。

香主正在招待貴客,交代不許任何人打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