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七十六章 坑王秉鑑(第2/2頁)
章節報錯
“御史大夫王秉鑑。”
二人一問一答,葉雲揚猜測說:“難道是王秉鑑向皇帝進了讒言,致使他做出錯誤的判斷放走蠻王嗎?”
劉雨蒔搖頭說:“不會吧,王秉鑑和皇爺爺是幼年好友,對他一直忠心耿耿。”
葉雲揚搖頭:“什麼忠心耿耿,當初姓王的收了孫成文的好處,從中作梗建議陛下封我為豐安縣侯,這跟忠心有半點兒關係嗎?既然他可以為一個諸侯國的丞相辦事,為什麼不能給蠻王說好話。這樣吧,如果可以的話咱們去見一下陛下,聽聽他是怎麼說的,事情就能搞明白。”
劉雨蒔覺得這是個不錯的主意,說:“早朝應該快結束了,按照皇爺爺的習慣他會去御書房,咱們去那邊等他吧。”
“好。”
二人結伴去往御書房,正好遇到下朝的皇帝和太子,皇帝覺得奇怪,自己並無召見,這兩個小傢伙怎麼會過來?但他還是一臉慈祥的請二人進御書房。
幾句寒暄之後,葉雲揚開門見山:“陛下,聽說你放走了蠻王?”
皇帝點頭說:“沒錯,那是昨天下午的事情,蠻王現在已經在千里之外,怎麼安平縣公覺得有什麼不妥嗎?”
葉雲揚跟太子交換一個眼神,很明顯太子對此事也有意見,他的心裡就更有底了,說:“陛下是出於什麼考慮,為什麼要放走他呢?”
皇帝倒也乾脆,說:“御史中丞王秉鑑進言,說強留蠻王在帝都並無好處,時間拖的越久害處反而越大。你們想想看,孟霍的兩個兒子已經回到了南蠻,正在緊鑼密鼓的籌備一切,兩人背後勢力不小,有能力跟孟霍分庭抗禮,所以把孟霍放回去正好讓他們狗咬狗。
可是時間長了,兒子的勢力會超過老子,老子沒有能力跟兒子抗爭,就得借用外來勢力搶回失去的東西,而正是我們大漢正是造成這種結果,所以他是不會來找朕求援的,那麼他只有投靠大秦,讓大秦幫忙出兵平定叛亂。秦人就能借機趁虛而入,等他們聯手滅了孟準和孟圖,就會回過頭找咱們的麻煩,對大漢極為不利。
現在把孟霍放回去,他的兩個兒子還沒有成氣候,他覺得自己有能力平定叛亂,就不會選擇勾結大秦,我們就可以高枕無憂了。”
太子劉榕舒展眉頭,認為皇帝老爹說的在理。
葉雲揚搖頭說:“陛下錯了,您只考慮到孟霍不會勾結大秦,那孟圖呢?孟圖被您封為西蠻王,西蠻與大秦接壤,那裡的幾個家族早就跟大秦勾勾搭搭,他們為了鞏固自己的勝利果實,會不找秦人撐腰嗎?我要是沒猜錯的話,孟圖很有可能已經跟秦人接洽,說不定已經歃血為盟了。”
皇帝心裡咯噔一下,對啊,孟圖是個性格陰險的傢伙,而且當街說過跟大秦結盟這樣的話,以他的智商沒可能不為自己找靠山,大秦是最佳選擇。
“安平縣公,按照你的意思,朕真的不該放掉孟霍?”皇帝反問。
葉雲揚正色道:“不光現在不能放,過了冬節能拖多久就拖過久,只有那樣他的兩個兒子才能站穩腳跟,然後產生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想法,去吞併老爹的勢力區域,這樣才能造成南蠻真正的混亂。您現在把孟霍放回去,以他的智商和手段,收拾兩個兒子跟玩兒似的,不出半年就能結束戰事。”
太子開口說:“按照安平縣公剛才的說法,秦人肯定會跟孟圖結盟,孟霍想要打敗二兒子恐怕不難吧?”
葉雲揚搖頭說:“孟圖可以找秦人,孟霍當然也可以,秦人不是笨蛋,擺在他們面前選擇有很多,我要是秦人一定選作壁上觀,看看父子二人誰更厲害,然後再選擇支援強者,這麼一來不管是孟霍贏還是孟圖贏,秦人都能撈到好處。”
皇帝是個聰明人,一點就透,他的臉色變得很難看:“王御史誤國啊,昨天聽了他的論調朕覺得頗有道理,就沒有深入的去想,現在才如夢方醒啊,王秉鑑的想法真是太淺顯了!”
葉雲揚冷聲說:“恐怕不是這樣吧,王御史是個智商很高的人,沒理由想不到這一點,我懷疑他是故意向陛下你進讒,一定是私下裡收受了蠻王的好處,否則的話怎麼會出這樣的餿主意?”
之所以這麼說,是葉雲揚藉機向王秉鑑發難,你丫在上次的封爵一事上做了手腳,小爺正好借這個機會報仇。
皇帝擺手說:“不可能,王御史的人品朕是瞭解的,再說蠻王來的時候兩手空空,他拿什麼收買朕的大臣?”
出現這樣的結果,葉雲揚一點兒都不意外,在他看來能扳倒王秉鑑最好,扳不倒也無所謂,至少可能探知姓王的在皇帝心中的地位,以後再做謀劃的時候就可以將這個因素考慮進去,爭取一招制敵。
劉雨蒔插嘴說:“還有另外一種可能,蠻王雖然沒有帶錢,卻可以許下承諾,事成之後再讓人悄悄的把好處送給王御史。”
皇帝還是不信:“你們都只是猜測,沒有證據不能亂說的。”
太子開口了:“父皇,兒臣得到訊息,昨天中午過後蠻王孟霍登門拜訪王御史,兩人談了一個多小時的時間,至於談了什麼沒人知道,但王御史送走孟霍之後馬上進宮面聖,孟霍離開王家回到國賓館,便命令手下收拾行裝準備出發。兒臣在想,如果王御史沒有給孟霍任何承諾的話,他為什麼那麼肯定您會放他走,難不成他有未卜先知的能力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