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一 三件事(第2/2頁)
章節報錯
劉集村人口眾多,而且一直以來都很支援國防事業,所以黨員數量還算可觀,剛從城裡回來的劉同心,作為德高望重的老黨員,自然也要參加這次會議。
許久沒見到戴嶽,倆人自然有一番寒暄,聽說以合作社今年的盈利,只要全年都參與生產的村民可以拿到一萬多的年終獎,劉同心由衷的拍拍戴嶽的肩膀:“後生可畏,後生可畏啊,這樣的收入,村民都可以留在村裡,再也不用背井離鄉了。”
會議開始,戴嶽是個比較直接的人:“各位,我在劉集村工作一年多,最近在外面轉了轉,感觸頗多,有三件事情想請大家一起議一議。”
“第一件事,本來應該召開村民大會宣佈,不過散會之後由各位口頭傳達也一樣。KS公司決定加大對合作社的採購量,但合作社目前的產能遠遠不能滿足,所以我想著徵用大隊部對面的八十多畝地建廠房,吸收社會上的職工進廠工作,原則上不支援本村村民進廠,本村內部生產照舊。”
付立春有些不解:“這麼多的地蓋廠房,容納村民應該沒什麼問題吧。”
戴嶽解釋到:“咱們都是泥腿子出身,沒有管理現代化企業的經驗。廠房建起來之後,我想請專業的管理團隊來運營。團隊運營需要成本,而且建廠的貸款得還,所以廠房裡的工價是低於本村內部工價的,大約和本市的平均工資持平吧。還有更重要的一點,咱們是要建設一個和諧富足的社會主義新農村,並不是辦企業,所以這個廠房是服務於本村的,這點主次一定要搞清楚。”
這個解釋合情合理,沒有人表示不同意見,戴嶽接著說到:“第二件事,為了豐富村民的業餘生活,我想在村裡成立一個業餘足球隊,去參加年底市裡舉行的‘賀歲杯’業餘足球賽。”
作為老球迷,劉同心第一個贊成:“好好好,只要足球隊能組起來,我老傢伙雖然不能上場,但保證每場必到,不管是遞毛巾遞水還是撿球,我都幹。”
一旁的鄢又成皺了皺眉:“現在村裡的活兒那麼緊,哪有人去踢足球?再說讓這些從沒摸過球的人去參加比賽,那不是丟人現眼嗎?”
劉同心瞪了他一眼:“重在參與,沒看到村裡人天天坐在機臺上,都坐出大肚腩了嗎,鍛鍊鍛鍊有什麼不好?”
鄢又成打鬥的勁兒又來了:“敢情不是你這老狗在趕產量,也不想想一天到晚趕得累死累活,哪還有勁參加訓練?”
“你懂個錘子,”劉同心說到:“生命在於運動,人只要動起來,體能可以一點點的練出來,精神氣都要不同些,哪還會趕得累死累活?”
鄢又成還要爭,戴嶽笑到:“鄢大爺,反正咱們有場地,先組織一批人試試,如果有人願意參加就搞,沒人參加就算了。”
“場地在哪?”鄢又成問到。
“咱學校的操場啊,”劉同心搶著回到:“那麼好的場地不踢足球簡直浪費。”
戴嶽點點頭,介面到:“我已經聯絡了省城體育學院的教練,先期接受四十人報名,最終遴選二十三人出來,每天下午四點到六點進行訓練,每人每天補貼訓練費二十元。”
劉同心在心裡默默算了筆賬:“喲,這開支可有點大。”
付立春笑到:“劉叔,咱把一天的產量不做數,這樣的業餘足球隊可以養好多。”
“不行不行,”劉同心擺手到:“有錢也不能浪費,養一支就夠了。”
第二件事議完,全場靜默等待著戴嶽的第三件事。
戴嶽清了清嗓子,端正的坐著:“第三件事才是今天最應該說的,這麼多年來,村裡總是紛爭不斷,自從做變壓器之後,紛爭又全都轉到變壓器上來,雖然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,歸根結底起來就是村民覺得不公平。你覺得我的產品更賺錢,我覺得你的產品更簡單。這些其實都不用我多說,在座的各位也親身經歷過。”
眾人小聲議論,大部分的紛爭看起來的確很可笑,但又沒有什麼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法。
戴嶽再次清了清嗓子:“有鑑於此,我決定成立一支黨員突擊隊,成員是村裡的全體黨員,在座各位除了幾位年老的老黨員,基本上都在從事變壓器,所以我想將大家單列出來組成一條生產線,專門做工序複雜,或者工價比較低的產品,平息村民的紛爭。”
一言既出,在場所有人雖有些驚愕,但並沒有誰說什麼。
戴嶽掃了一眼現場:“我是在徵求各位的意見,你們可以不同意的。”
鄢又成發言到:“我覺得這個突擊隊早就應該成立了,村裡有困難,群眾有困難,不找咱們還能找誰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