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一 機動(第2/2頁)
章節報錯
五組鄢聖濤跟著說到:“就是這樣,現在已經不是錢的事兒了。我問過村民,就算村裡出高價請人過來做事他們也願意,只要能幫他們將堆積的產品清下去,能讓他們喘口氣歇會就行。上次學生們就做的很好,幫忙趕出來之後村民好好休息了兩天,但現在學生返校,生產又恢復了原樣,只能沒日沒夜的趕,產品卻越堆積越多,看不到做完的希望。”
戴嶽想了想:“花錢請人倒無所謂,但錢少了人家不來,錢多了村裡請不起,還是得從村裡內部想辦法。”
付立春吐出一口濁氣:“咱們要是有一支機動隊就好了,我年輕在南方打工的時候,廠裡就有機動隊,哪裡需要就往哪裡填補。”
戴嶽轉頭看了看何澤鵬和劉登峰,劉登峰說到:“以前廠裡確實有試驗過機動隊,但後來發現這就是浪費人力,因為機動隊不是時時刻刻都需要,不需要的時候這些人塞哪呢?叫我說應該把前面那些投靠的人分一些到後面來,讓整個生產均衡才好。”
何元武冷笑一聲:“分?你以為那些人是為什麼到劉集村做事?還不是因為可以多做些錢。如果把那些人分一部分到後面,除開投靠補貼之後一個月也就三千多塊,這樣劉集村和其他地方對比沒有一點優勢,這些人恐怕很難留住。”
劉登峰瞪了何元武一眼:“但是每天的產值是以後面出貨為準的,你前面做得再多,除了不停的吃訂單,不停的增加開支之外沒有任何實質的幫助。”
“怎麼就沒幫助了?”何元武說到:“後面四個組能組織起的人力絕對不止現在這麼點,如果他們能投入更多的人手,咱們的產能就能大大的增加。不是外來人沒幫助咱們,是咱們沒有能力消化別人的幫助。”
付立春苦笑到:“老何,你這是站著說話不腰疼,就拿我們組來說,青壯大多在工地上搭腳手架,一天少說也是三百;五組鄢家做廚師的多,不管工資高低至少也是個手藝;六組羅家,青壯大多在外面做服裝,每月工資過萬,他能回來做變壓器?你們前面人多,不過是因為當初何澤鵬、劉登峰在鵬城做變壓器闖出點門路來,所以連帶著很多人去做變壓器。假如戴主任開個建築公司,我一樣也能提供很多架子工。”
看來這段時間付立春趕活兒壓了一肚子的委屈和火氣,何元武察言觀色,主動平息爭端:“我也知道你的難處,現在戴主任召集大家開會,不正是要解決這個嗎?”
付立春自知火氣有點大,放緩了語調說到:“現在是經濟社會,什麼都要談錢,我聽說就連貧困山區的人出來打工也得找錢多的地方,所以才導致了多個沿海省份出現相互搶人的局面,你開大巴去拉人,我就直接訂好高鐵票,你開高鐵我就直接包飛機,沒有優厚的條件,現在很難打動人啦。”
聽著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爭論,思慮良久的劉德榮開口到:“如果是這樣的話,還不如就成立個機動隊,雖然可能會有人力浪費,但總比高價到外面請人要好吧,起碼肥水沒有流到外人的田地裡。”
會議室陷入沉默,大夥兒都在思考機動隊的可能性。良久,戴嶽抬頭到:“我覺得機動隊這事可行,因為咱們有LC2這款產品,這是KS常年需要的一款簡單產品,做得多他就多采購,做得少就少採購。有這個產品做依託,咱們的確可以成立一個機動隊,需要機動幫忙的時候就去幫忙,不需要機動的時候全部都做LC2,這樣不就不會有人力浪費了嗎?”
劉德榮點頭附和到:“對,對,就是這樣,保證機動隊隨時都有活兒幹,就不會浪費人力了。”
付立春微微皺眉想了想:“可機動隊需要的是快速反應,咱們作業這麼分散,怎麼快速得了?”
戴嶽說到:“這個麼,簡單得很,就把咱們開會的這間會議室改成機動隊的車間,以後咱們開會去大會議室就行,現在這時候所有資源都得利用上。”
付立春又問到:“機動隊的工資怎麼結算呢?還有,選什麼樣的人做機動隊員呢?”
大家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,還是戴嶽開口到:“機動隊因為需要機動,這個比較耗時,真正摳產量恐怕要比正常低一些,如果計件恐怕沒人願意幹,那咱們還是計時吧,就以每月四千五百塊為標準選人,選出的人必須之前的月工資高於四千五。”
劉德榮笑到:“人家工資本就高於四千五了,還會回頭拿這四千五的工資嗎?”
戴嶽解釋到:“入選機動隊多少是要講些奉獻的,只盯著錢看的人他不會來機動隊。咱們就以此為標準在全村選人,選出來之後集中培訓,務必使機動隊的隊員對每個生產環節都熟悉,來之能戰,戰之能勝。”
劉德榮追問到:“機動隊選多少人合適呢?”
這個劉登峰比較專業:“LC2這個產品排下來三十人左右能發揮最大的效率,既然機動隊兼顧LC2,三十人是最合適的。”
既然這樣,戴嶽大手一揮:“那就三十人吧,包括外村來的那些人,如果本人願意的話,也可以參加機動隊。但有一條,機動隊可能會加晚班,讓他們自行考慮安排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