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九 氣味(第1/2頁)
章節報錯
劉集村的電子變壓器生產正式開始。
因為要等著前面一二組將線繞上骨架後面才有事做,於是後面的村民都跑過來串門看看這線是怎麼掛的。
雖然因為剛上手不熟練效率很低,不過氛圍倒還是不錯的。
劉登紅的指導很細緻,每一個步驟,每一個要點,一定要操作人領會之後他才放心。
其他的技術員因為是指導後面步驟的,現在暫時沒事做,戴嶽指派人帶著到市裡見識見識去了。
劉同心怕劉家人不服管束,平常的太極拳、養花什麼都不幹了,一天就是東家看看,西家檢查一下。
一天干完,由組長劉德榮進行收貨記數,轉運到三組何家去執行下一步操作。
好在產品是裝在固定的盤內,每盤數量一樣,只需要數盤子就行,即使是這樣,因為一家一家的收也弄到半夜。
劉德榮本來是不情願的,不過劉同心一直陪著他,他也只好耐著性子幹完。
算了一下,第一天繞制一萬個不到,畢竟是一個個慢慢教下來的,到了明天效率就要高一些了。
產品到了二組,後面的村民又一個個像看稀奇物件一樣跟著,公司第二段的技術員曾今上崗,拿著電子鉗手把手的交村民。
第二段比前面要簡單一些,不到天黑產品便全部操作完畢,何元武點數之後交給了付立春。
算起來這一天的工資也就幾塊十幾塊,不過村民們心中大概有了個數。
雖然產品是按照平均工資一百三十五定價,但只要動作夠快,每天勤奮一點,超過一百三十五並不難。
果然前段劉家第二天的工資都有大幅上漲,其中動作最快悟性最高的劉德仿兒媳超過了一百塊,按照她的想法,還可以繼續熟練,繼續加快工資,到時候一天一百七八也是有可能的。
兩天繞制下去三萬,多個,照這個速度13萬也要不了幾天,而且物流還要在路上耽誤時間。算到這裡,戴嶽撥通了楊廠長的電話:“楊廠長,13萬可能不夠做,以後能不能給我發些大一點的單子?而且恐怕你今天就要發貨了,不然我前面恐怕接不上。”
楊廠長說到:“這兩天我也聽到幾個技術員的彙報了,村裡做得還不錯,我馬上就給你們發個七十萬的單,如果兩單發貨過來都沒問題的話,以後村裡就專做兩百萬以上的大單。”
戴嶽計算過,如果專做大單,減少轉產的時間,增加村民的熟練度,三個月後人均二百個的產量並不難完成,按照公司的定價,劉集村每年能完成加工值兩千萬以上。
正在憧憬的時候,劉登紅默著臉找來了:“戴主任,四組的技術員黃工打來電話,村民要罷工不肯做了,咱們快去看看吧。”
戴嶽忙問到:“為什麼罷工?”
劉登紅說到:“他們做的焊錫、浸油工序比其他的特殊一些,在公司裡也是最難招人的崗位,咱們快去看看吧。”
倆人跨上摩托車直奔四組,遠遠地便看到一群人圍在付立春家門前,付立春正在大聲的向他們解釋什麼,但那些人根本不聽他的,都在七嘴八舌自顧自的說著什麼。
戴嶽下車擠進人群,只聽到先前老婆要上吊的付道義說到:“立春,你要求進步咱們都懂,而且也一直配合你的工作,前兒你說叫人去卸車,就算連瓶水都沒有,咱一家的老少爺們還不是一樣跟著你過去,這都沒什麼,力氣花了睡一夜就回來了,但你不能為了自己的進步坑害族裡的兄弟子侄吧,焊錫這種嗆死人的活兒能做嗎?”
付立春還欲解釋,戴嶽上前問到:“怎麼回事呢?”
付道義拉了下戴嶽的衣袖:“戴主任,你這崗位分配也太不公平了些,憑什麼把最差的事情分配給付家?立春帶著俺們可都是一直配合你工作的。”
戴嶽解釋到:“崗位分配是按照前後順序來的,並不是我刻意怎麼分配,你看咱劉集村,就是順著路的兩排房子,跟工廠裡的流水線一樣,不就正好流到這兒該做什麼就做什麼嗎。”
付道義抓起戴嶽衣袖拉著他往前走:“你來看看,這活兒能做嗎。”
一群人到了付道義家,技術員黃工正守在錫爐旁。付道義一把推開他,抓起一個產品放下錫爐。
產品和錫面接觸的瞬間,發出‘呲呲’的聲音,接著冒出一股白煙。白煙瞬間被錫爐上的抽風排走,但仍剩下了一股難聞的氣味,在場的人紛紛捂住口鼻。
付道義轉頭說到:“你看,這能幹嗎?我可不想為了這點錢連命都給丟掉。”
戴嶽抬頭看了技術員黃工一眼,黃工說到:“實際上這個氣味雖然難聞,但對人體是無害的,現在國家抓環保這麼嚴,誰也不敢亂用材料。”
付道義撇撇嘴:“就算這氣味對人體無害,但時間聞長一些我連飯都不想吃,繼續這樣下去還不是一樣影響身體?”
黃工解釋到:“其實只要戴上公司配發的口罩,這氣味基本就聞不到了。”
付道義說到:“但是公司只給我們做事的配發了口罩,咱都是一大家子人生活在一起,他們怎麼辦呢?就算公司給他們也配發,總不能一家人在家裡戴口罩生活吧。想來想去還真不如去城裡打零工,雖然收入不穩定,但起碼不用擔心身體,也不用擔心家人。”
付家其他人也七嘴八舌的跟著說到:“就是,我們先前以為乾的活兒像劉家何家一樣,只要出點兒力氣就行,可現在這活兒影響全家,我們怎麼能幹?”
“戴主任,枉我們立春跟著你鞍前馬後,你就不能把這活兒給其他人幹,我們乾點劉家何家的活兒嗎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