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二 變壓器(第2/2頁)
章節報錯
劉登峰繼續抱怨到:“你不知道不照他的規矩,說的那些話有多膈應人。”
付正華還打算嗆一句,劉登紅側頭過來:“開會,說正事。”
付正華起身說到:“戴主任,雖然咱們都在外面工作,但也只不過是個小小的打工仔,就算有先進的資訊,先進的思維,以咱們的眼界當時也不一定能領會到。”
戴嶽點點頭:“你說的也有一定道理,不過你們長期接受新鮮事物,思維還是要比我們先進一些的。”
劉登紅開口到:“戴主任太謙虛了,不過你這建言獻策的範圍太寬泛了,是想對村裡進行改造,還是其他的什麼?”
戴嶽讚許的笑笑:“你們看,我就說你們思維靈活嘛,一下子就能切入正題。我是這樣想的哈,不是對村裡進行什麼改造,而是想辦法為村裡創收,包括那些五六十歲閒在家裡的人都能用上,最好是由村裡所有人都團結協作,發揮出一加一大於二的功效。”
劉登紅想了想:“你的意思是為村裡引進什麼專案?那就不是我們這些打工仔能接觸到的了。”
戴嶽微微皺眉:“你們在外面都是做什麼的呢?”
劉登紅看了看在場的人:“我們大部分都在同一家電子廠打工,開始是何澤鵬先去那家工廠,然後你帶我我帶你,大家就都去了廠裡,一直做到現在。”
戴嶽問到:“你們廠裡是做什麼的呢?”
“電子變壓器。”劉登紅答到:“應用倒是蠻廣泛的,一般的電器,包括手機充電器都用得上,不過現在不太好做了。”
戴嶽有些疑惑:“既然應用這麼廣泛,為什麼會不太好做呢?”
劉登紅說到:“我們只管做,倒沒打聽更多的,只是聽說這東西利潤很薄,很多產品只能用人工做出來,現在人工成本很高,做起來要虧本,所以不太好做。”
戴嶽若有所思的點點頭:“還有沒有其他不同行業的?”
六組羅家的羅志偉站起來指了指自己周圍的幾個人:“我們都是做衣服的,做衣服倒是不挑人,七十歲都可以做,而且這個行業目前很缺人,如果戴主任能組織一下的話,我們倒是可以聯絡一些活兒到村裡來做。”
戴嶽問到:“主要是什麼活兒呢?”
羅志偉說到:“釘釦,鎖眼,掛商標,這些雜活都是不挑人的,誰都可以做,不過這些都是計件的,而且因為是雜活,工價比較低,一個人一天也就百八十塊吧,比坐在家裡幹玩要強一些。”
“百八十塊就不錯了,”戴嶽說到:“村裡那些去市裡打零工的人,雖然一天能有二三百,但並不是每天都有活兒幹,而且很多零工需要身強力壯的,那些六七十的根本就幹不了。不過這個如果是計件的話,是不是所有的活都是單幹?”
羅志偉回到:“計件嘛,當然得單幹了,不然的話怎麼個計法呢?”
戴嶽想了想:“這倒是個增收的好辦法,不過有沒有更好的,能夠讓一群人合作完成的工序?”
羅志偉說到:“裁布倒是需要幾個人合作,不過這個工序不能放在村裡做,這需要大型機械,而且最主要的程式成衣一直是等著裁布的,在村裡來回顛簸恐怕來不及。”
劉登峰站起身到:“要說幾個人合作才能完成的話,電子變壓器恰好是這樣,一個變壓器從原材料到成品,需要十多道工序,這就得十多個人相互協作才能完成。如果大批次進行分組生產的話,大概也需要六七個組才能完成。”
戴嶽靈光一閃:“咱們村不正好是七個組嗎,能不能集合起來做?”
劉登峰想了想:“這個我不太清楚。”
劉登紅接話到:“做肯定能做,但是咱們哪來的活做呢?我跟你都是打工的,又拉不來活兒。”
戴嶽說到:“先前你們不是說產品因為人工成本太高不好做嗎?咱們村裡的人工成本肯定要比沿海低吧,沿海能維持的話咱村裡肯定就能做。”
付正華插了一句:“年前在廠裡的時候,我好像聽老闆和何澤鵬在商量,怎麼樣擴大產能,說不定戴主任和他打聽打聽,真能把這個電子變壓器引到咱村裡來做呢。”
何澤鵬戴嶽不認識,他問了句:“何澤鵬在廠裡是做什麼的?他的爸爸叫什麼?”
付正華回到:“何澤鵬從初中畢業就開始做變壓器,積累了上十年的經驗,人又聰明上進,現在是我們廠的總工程師。他爸爸叫何元文,以前在村裡開活動室的,戴主任應該認識吧。”
何元文?戴嶽苦笑一聲,豈止認識,那是太認識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