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快,魏行貞和狄揚一道從屋中折返。

馮嫣也從自己的思緒中回神,然而望著魏行貞懷中抱著的琴,她又微微怔住了。

這古琴的琴面黑紅相間,其間梅花斷紋與蛇腹斷紋相互交織,龍池上方有篆書雕刻,只是晃動之中看不清具體字樣。

馮嫣上前,“等等……”

魏行貞停步。

她終於看清了,上面刻著“獨幽”二字。

馮嫣屏息,半晌才道,“這……這是獨幽七絃?”

狄揚點了點頭,“正是。”

“這樣好的琴,為什麼要收起來?”

狄揚輕嘆一聲,“正因為是好琴,才要收起來,免得賀公睹物思人,憑添愁緒。”

“……能讓我好好看看這琴嗎?”

狄揚有些意外,“當然可以……公子請。”

……

三人重返室內,魏行貞小心地將獨幽琴重新放在了琴案上,馮嫣跪坐其前,再一次屏住了呼吸。

世傳獨幽琴有兩架,一架鳳嗉式,一架靈機式——這兩架古琴,均出自一千二百年前竟陵郡的妙微道人之手。

他制的古琴大都身長三尺六寸五分,寬象徵一年的歲日;琴寬六寸,寓意六合;琴厚兩寸,比自天地陰陽之氣;琴面上,共十三個琴徽,乃指尋常十二月與閏月。

妙微道人是竟陵樂派的開創者,在琴藝上造詣極高,可惜天妒英才,在二十六歲時便因病去世了。

臨終前,也不知道為什麼,妙微在自己的山居放了把火,將自己羸弱的病軀連同他親手製作的十三把古琴全部付之一炬。

雖然時人奮力搶救,那場大火還是燒了三天三夜。

然而讓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,火滅之後,人們在餘燼之中發現了兩架完好無損的“獨幽”——浴火之後,兩架木琴非但沒有化為焦炭,反而像是被鍍上一層水波似的清漆。

獨幽之名,從此聲名大噪。

千百年間,兩架獨幽輾轉多人之手,始終被有緣人悉心儲存,直到前楚覆滅,大周建國。

在那場連綿七十年的天下動亂之中,兩架獨幽也從此銷聲匿跡。

再後來,賀家尋得了其中的一架——那正是賀夔在洛水邊彈奏並砸毀的靈機式。

馮嫣做夢也沒想到,自己此生竟有緣見到另一架鳳嗉式。

“我記得《潛確居》裡說,古琴以斷紋為證,不歷數百年不斷……”

她的手輕輕撫過琴板,心中近乎沸騰——

琴面上的梅花斷紋,是斷紋之中的最古;

梅花斷中,又有橫截其面一寸或半寸的紋路——那是蛇腹斷;

邊沿處,紋路圓大,如浪如麟——是龍紋斷;

且方才匆匆一瞥,琴背上還有細如千百發絲的牛毛斷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