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章 與君初相識(第2/2頁)
章節報錯
它們依舊在馮嫣的眼前聚散、跌宕,清晰地展露著它們的形狀,然而當這一切拍向馮嫣的時候,巨浪卻彷彿變成了從遠處吹來的微風,再不能給她帶來任何痛苦的壓迫。
自降生以來,馮嫣還是第一次遇到這樣的情況。
周遭的一切都變得清晰而安寧,除了魏行貞這個人——她感知不到魏行貞的存在,這個人就像一團朦朧的霧氣,將她與混亂嘈雜的世界隔開。
兩人沒有搭話,就這麼沉默著,度過了一段無聲的共處時光。
申時初,終於有宮人出現,在門口喚馮嫣前往正殿覲見。
馮嫣應聲而起,並故作不經意地向身後投去一瞥,卻正好撞上了魏行貞望向自己的目光。
那道目光,馮嫣永生難忘。
他的眼中帶著難以掩飾的深切情誼,既有喜悅,又有哀愁,好像一個久別重逢的摯友,又像忍受著分離的愛人。
那一瞬的目光是如此地複雜,以至於馮嫣短暫地怔了一下。
魏行貞幾乎立刻就蜻蜓點水地看向了別處,彷彿什麼也沒有發生過。
他既看向了別處,馮嫣便肆無忌憚地多看了他幾眼,然後記下了魏行貞朝服上的補子。
那天夜裡,馮嫣借來了禮部的官服畫冊,她一個個圖案翻找過去,最後目光停在了“文淵閣校理”上。
校理,又稱校勘,是文淵閣中負責校對書稿的文職,官階很低,但因為職務之故,常常會接觸到外人少有機會碰觸的珍貴文稿。
馮嫣原想找機會探探這位校理的來歷,但那之後不久,因為墜落山澗而性情大變的小七,在太學和助教打架被父親下令禁足,馮嫣日夜陪伴著受了極大委屈的妹妹,便將這件事暫時擱置。
一眨眼,幾年的光陰就過去了。
去年春日,一封聘書下到馮府,新任的鳳閣首輔魏行貞,求娶馮家長女馮嫣。
這些年來,上門求娶馮嫣的男子絡繹不絕,但大都是高門庶子——擺明了是要用庶子的命來換與馮家的姻親。
按說馮家女兒的第一任丈夫都是拿來換命的,是好是孬不用太講究,可畢竟招贅來的女婿之後要一起在馮府生活幾年,所以李氏仍看重眼緣,然而不巧的是,這幾年上門求娶的庶子她一個也瞧不上。
至於說,像魏行貞這樣身居要職的求親者,這幾年來還是頭一個,然而不論是馮嫣的父親還是母親,都沒有將這個人放在眼裡。
儘管馮嫣對自己的婚事一向不大上心,但見父母如此冷淡,還是問了句為什麼。
李氏解釋道,“這個人來路不正,從前是司天臺的檢事,後來進了文淵閣做校理,又靠‘洛都無影’這種歪門邪說博了陛下的注意,這才平步青雲進了鳳閣——關鍵他出身貧寒,我們家再不濟,也不可能讓你嫁給這樣的人家呀。”
“文淵閣校理”幾個字如同洪鐘,瞬間讓馮嫣想起了幾年前太初宮裡的匆匆一瞥。
然而未等馮府就這件事給出答覆,馮嫣和城中的幾個適齡的女子忽然同時陷入了離奇的昏睡,馮府上下使勁渾身解數,也未能找到馮嫣突然一睡不醒的緣由。
所幸一個月後,馮嫣又在虛弱中重新醒來,一切恢復如初,但先前的婚事,也隨著她的休養再次被耽誤下來。
今年年初,魏行貞再次於下朝的路上攔下了馮遠章,並重提求娶馮嫣的事情。
自從上次怪病過後,馮父馮母都在疑心這是否與馮家女兒身上的詛咒有關,可魏行貞重提婚事以後,二老還是猶豫不決——此人畢竟是鳳閣首輔,真要成了女婿,不好讓人家入贅的,但要讓馮嫣嫁去外人的宅邸,兩人又不放心。
而一向對外事漠不關心的馮嫣破天荒地開口,詢問父親可否邀這位魏大人來家中一敘,讓她看看究竟是怎樣的人。
那天晚上,馮嫣坐在屏風後面,聽完了這次家宴的全程。
儘管看不清臉,但當魏行貞走進那間屋子的時候,馮嫣便再次感到了久違的寧靜。
——下人們的好奇,母親的倨傲和猶豫,父親試探一般的友好……種種雜亂無章的意念和情緒,都像是與她隔了一層白霧,再不像往日那麼嘈雜。
馮嫣凝視著魏行貞的背影,好像有一個聲音在心底如釋重負地確認:
是他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