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天道:“我等你來戰。”

元始道:“我來應你戰。”

沉寂大半年的闡教仙人,再次出征。

至於西周將士則是留守在了界牌關,元始留下來杏黃旗護住了界牌關方圓萬萬裡的人間。

因為他知此去,必會有一場山河為之崩碎,日月為之黯然,天地為之傾震的曠世大戰!這戰有他參與,所以他不想讓戰禍及天下無辜蒼生。

元始坐九龍香攆,九龍足下有諸天慶雲拖起,慶雲上,是闡教眾仙,也有眾散仙。

僅只有三千位仙人,願往東行,共戰萬仙!

截教有截教的氣度,闡教自也有闡教的氣度。這三千仙人中,已是闡教所有的弟子和願前來助戰的散修了。

其中,闡教弟子算上記名弟子,便是算上靈獸、崑崙山上化形仙獸,也不過堪堪八九百位。

雖然闡教仙很少,但仙人聖教氣派一樣不比截教弱。

群仙出行,青冥浩蕩不見底,日月照耀慶雲結。霓為衣兮風為馬,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。

龍鼓瑟兮鸞回車,仙之人兮列如麻。萬里不足步,輕舉凌太虛。飛騰逾景雲,高風吹我軀。回駕觀紫微,與帝合靈符。閶闔正嵯峨,雙闕萬丈餘。玉樹扶道生,白虎夾門樞。驅風遊四海,東過王母廬。俯觀五嶽間,蒼生如寄居。徘徊九天下,與爾長相須。

闡教群仙於慶雲天界行至穿雲關前,紛紛落雲而下。只有空中極高處的元始仍舊坐在攆上,對著坐在高臺上的通天。

闡教仙對截教仙。

闡教聖對截教聖。

兩教仙聖面之,無一人行禮。

截教仙不對闡教聖行禮,闡教仙不對截教聖行禮。昔日行禮,那是因為三教一家,那時的二聖還是二老爺和三老爺,如今早已非昔日了。

兩教相對無言,通天為邀戰者,他開口了。

“元始,貧道在此立下萬仙大陣,量劫勝負,就在此決,你我兩教,終要了斷因果。”

元始天尊嘆息道:“通天,縱然你門人弟子十萬,也抵不過天地大勢大意,終歸是徒勞無功。”

通天道:“若事事天定,還要我等修道如何?事有變數,天有轉意,非至終時,又有誰人感言勝負?”

元始天尊聽了,語氣微抬道:“哦?那你的變數就是將其寄予此仙?”他抬手指向青落,不以為意道。

通天面上無喜無悲,:“我等聖人,以天下蒼生為螻蟻,聖人即便無所不能,但聖人千德,終有一失。

螻蟻雖渺茫,但千慮終有一德!

貧道為何不能信之?”

元始聽了此言,不由看向站在萬仙中心的青落,道:“你有何能,可阻聖,可阻天意,可逆天心?”

青落見聖人對自己言語,便踏步上前道:“小仙愚鈍,只以愚鈍行愚鈍之事。”

元始嗤笑一聲,道:“若你愚鈍,這天下有多少人不愚鈍呢?”

元始雖然厭青落,厭青落殺了他的弟子,厭惡青落滅了燃燈。但他卻不怎麼恨青落

廣成子魂困九仙山,太乙真人上榜,說到底終究是他們的實力不如人,敗在了敵手。

他們被自己護的太好了,戰意沒有,戰力不存,過錯有很多,有他這師傅的原因,也有他們自己原因,也有青落原因。

所以,他只是厭惡青落,而不是恨。

恨是會失去理智的情緒,會破他底線原則的情緒,元始是不屑於因青落失去理智和底線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