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59章里社民(第1/2頁)
章節報錯
青落龐大縹緲的元神已經凝實了許多,由虛向實的轉變。同樣的這具龐大身軀也有了越來越多的大道之意,越發顯得玄奧,甚至玄奧到只有道與法,再也沒有其他之外的事物情感了!
青落心間默默衍化道意,他需要時間,
九萬載!
九萬年歲月過後,大道真意將會合聚顯成,衍界便會衍生成真正的一方大世界,為他所主宰的大世界,更是他的道域!
那時,便是他千辛萬苦努力得來的一次斬屍機緣,一次踏上混元之境,超凡九天的時機!
青落再次沉下心境苦悟道法,不再過多關注洪荒中事。
不夜天城中的小白龍在看到唐僧胯下的紅鬃白馬之後,心中猛然一鬆,其頭頂之上本是黑紅混雜的量劫劫氣亦轉化為清氣。
身在不夜天城的小白龍,便是佛門想來討人也要思量因果計較麻煩,況且雖走了一條白龍卻有了一龍女,以萬聖龍王之女頂替了小白龍的量劫劫氣,小白龍自此可脫離西遊之劫。
雖也失去了往八寶功德池走一遭的機緣,卻也保住了身為龍族正統血脈的純正,他還是一條龍!
東海中金鰲島上,無當聖母傳回了二仙,金箍仙馬遂和餘化。
二人領了法旨徑直往那唐僧師徒所在之地而去。
且說唐僧師徒二人繼續上路西去,足下的紅鬃龍馬神異不凡,達到了日行千里之速,但唐僧卻沒有發現。
因為龍馬雖日行千里,坐在馬上的唐僧感受不到顛簸,他只覺得行路比以前快了許多。
而孫悟空則是看透未說透,不過是用縮地成寸的半吊子法術日行千里罷了,就是日行萬里他都跟得上。
只是這馬他牽不到,心裡沒有準頭,總怕一回頭就找不到這馬了。原先的馬鞍等御馬器具都丟了,即便是完好無損的御馬器具也牽不得這匹龍馬。
孫悟空正思量著何時去哪裡尋件靈寶級別的御馬器具,省得他擔心唐僧一回頭就不見了。
這可不是說玩笑話,此去西天靈山,何止億裡?若真讓唐僧騎馬而行,便是日行千里都要百年歲月,他可不相信唐僧凡俗肉身可以支撐到西天大雷音寺。
孫悟空雖不知佛門有什麼打算,但他思量可跨空間無量的招數總共就是那麼幾種,若不是空間法則就是和掌中佛國類似的神通,只是在天地量劫壓制下,唐僧身上又承載著太多的氣運信仰劫氣,他倒要看看佛門有何種神通大法?
而在這種空間緯度的神通法術中,一步錯,便可能是萬萬裡的差距,就是從近在咫尺,流失到天各一方。
孫悟空不得不小心謹慎。
二人行了半月後,一日傍晚,師徒二人到了一處村子裡,這個村叫里社村,村裡有一座祠,名里社祠。
唐僧師徒二人便入里社祠過夜一晚。
祠裡只有一個花甲歲的老丈人和一個扎著辮的小女孩。
唐僧自報來歷之後,老丈人忙將唐僧迎入屋裡。
老丈道:“女娃,快去上鄉親裡討要些齋飯給聖僧飽肚。”
扎辮女童聽了忙點點頭,也不怕生,衝著唐僧二人笑了一笑。
唐僧見此,道:“老丈人,還是讓我這徒弟去吧,天黑了孩子外出總是有些不放心。”
老丈人大手一揮,滿是皺紋的臉上顯出慈笑:“聖僧不必擔憂,我這女娃是個啞巴,雖然命苦沒了爹孃,但還有我這把老骨頭照料著,鄉里鄉親都對女娃照顧的很,我們村裡啊,前不著村,後不著店的,也不用交什麼賦稅出什麼徭役,我們里社祠啊,這這山裡祖祖輩輩安詳了幾百年呢,你看那前屋,裡面放得上千塊木碑靈位都是祖祖輩輩安詳走的。”
唐僧聽了,不由雙手合十道:“阿彌陀佛,貴地還真是寶地,民足衣食憂安樂,當真是俗世淨土。”
二人談及不多時,那個女娃便拿了齋飯過來,笑嘻嘻的遞給唐僧。
唐僧看著這個雖衣著襤褸,卻也能安樂活著的女孩,不由心生憐憫,接過齋飯,道:“阿彌陀佛!孩子,貧僧向我佛祈禱,祝你今生可安樂一世。”
隨著話音落下,站在身旁百無聊賴的孫悟空猛然一驚。
唐僧可是無數氣運加身之人,一身運勢強橫即便是天地大能都不能及,他的祝福對一個普通孩童來說,絕對是翻天覆地的改變,可是他看到這個女童的頭上,氣運一片虛無,絲毫沒有改變,甚至和普通凡人的紅黑青黃紫等各色氣運都不一般。
孫悟空揉了揉了眼,亮出火眼金睛看向那個女童,但其頭頂仍舊是毫無變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