觀世音起身,笑對他說:“既如此,你便稍等些時日,待日後有東方高僧向西而行,你可護他一路,自當解脫。”

孫悟空體呲牙一笑,:“俺老孫記下了!多謝菩薩指點。”

觀世音菩薩笑笑,並未多言,轉身帶著惠岸走了。

觀世音菩薩一路東行,邁過巍峨高山,跨過浩瀚江河,行過兵荒馬亂蠻夷之地,走過繁華盛勢大唐。

一路之上,無論是山河水神,皆恭敬相迎之。觀音走進了盛世之都長安。

長安城中,車馬如流,坊市如織,有錦帽貂裘者,有富貴華麗者,有衣衫襤褸者,有青衫儒服者,有長髮道袍者。。。

市中有耍雜戲猴之民,有賣瓜果蔬菜、雞鴨魚肉的商販,有拉唱二胡琵笆者,有金髮碧瞳異邦者,有走街串巷糖葫蘆,有多彩糖人面具,叫喚吆喝,討價還價,人群擁擠不堪。。。

過往行人,多為興態,多為衣有可穿,食有可吃者,雖繁雜紅塵,卻是欣欣向榮萬民安康之世。

一座城,盡養盛世民。

一座城,盡展盛世眾生相。

觀世音與惠岸二位化為一老一少二僧,走入城隍廟中,城隍神自然恭敬相迎,因為來者不僅是西方菩薩,更是道門五老之一。

二僧自在城隍廟中小住下來。時機未至,自當隱之。

話說長安城內,二十數年前有一讀書人,名陳光蕊,多年苦讀,為人賢厚,遠赴長安入試,考畢,中選。及廷試三策,唐王御筆親賜狀元,跨馬遊街三日。

不期游到丞相殷開山門首,有丞相所生一女,名喚溫嬌,又名滿堂嬌,未曾婚配,正高結綵樓,拋打繡球卜婿。適值陳光蕊走過,繡球拋起落入狀元懷中,一樁姻緣就此而成。

一個是高中狀元郎,一個是宰相嫡女,二人婚配合滿。婚後陳光蕊攜帶老母與妻子入江州赴職,路上老母染病只得留在館中看病,赴職期限不得有誤。

行至江邊,卻被渡船的盜匪所劫,陳光蕊被殺拋屍入江。溫氏身懷有孕不得已屈服盜匪,十月懷胎生下一子,怕被盜匪所害,只能放入木盆拋入江中,生死隨天意。

幼子被一老僧所撿,起名為江流兒,法號玄奘,跟隨老僧修行,這老僧乃是燃燈古佛一念所化,自幼傳江流兒真佛心法,領悟真聖禪意。

月前,唐太宗剛經歷魏徵斬龍王一事,魂魄往返地府,雖有人皇氣運護持但不免心中悸動,故而請了各路高僧前來講法。

玄奘隨老和尚入水陸法會,登高講法,以其二十載苦修古佛禪法之能,宣講佛法令眾人沉情其中。

觀音與惠岸所化一老一少僧人手持錫杖袈裟走入法會,高宣賣寶。

眾人正聽如神時,忽被擾之,侍衛紛紛上前攔下二僧。

太宗到底是人皇之身,見出二僧不凡,上前問道:“不知二位所賣何寶?”

老僧道:“貧僧所賣之寶乃是這袈裟錫杖二寶。

著了我袈裟,不入沉淪,不墮地獄,不遭惡毒之難,不遇虎狼之穴。

持我錫杖,神佛護持,不入輪迴,不遭妖魔肆虐。”

太宗聞言驚之,打量了二僧一眼,說:“那不知大師這二寶價值幾何?”

老僧笑說:“若是賢德高僧,便是直接贈於,結個善緣。

若是平心僧人,虔誠所求需要五千兩黃金。

若貪淫樂禍的愚僧,不齋不戒的和尚,毀經謗佛的凡夫,難見我袈裟之面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