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之後金鰲島三位聖母娘娘齊至,金靈聖母、無當聖母、龜靈聖母走入大雷音寺,看向坐於正中的如來世尊。

十萬載歲月相隔,再見時,已是你我分稱不再是我們。

三人稽首,金靈聖母道:“東海遙遠,來的晚了,還請見諒。”

如來看著曾經的三位師妹,心中複雜情感生之,道:“三位道友可至,實是大幸!”

龜靈聖母經歷封神性子收斂了許多,但仍有本性,嘆言道:“我教碧遊宮下四真傳,今日卻在佛門大寺齊聚,當真是緣!”

說罷,就欲轉身落座,可當她一眼看到了玄都大法師旁的南極仙翁,已經走向左側的步子猛然一滯,轉而向右側走去,至青落身旁稽首一禮,遂座下。

南極仙翁見此,只能苦笑一聲。

青落回禮,金靈無當二位聖母見此,亦只能走向右側坐在青落身旁。

諸位大能又等候片刻,只見三道浩然正氣直衝雲霄,三位儒門聖境大能趕至。

為首者,便是儒教孔子,浩然正氣存身,一舉一動之間伴有浩然正氣,亦有君子之風,無關年齡表象,是內在的謙謙君子風度。

其左側亞聖孟子,笑面如春風化雨,爽朗人心。

其右側亞聖荀子,面上莊嚴肅重,儒教禮之承載,大氣威嚴。

三人彎腰抱拳禮之,諸位大能還禮。

儒教三位落座南極仙翁身側後,如來世尊終於再次開口。

“今,吾妄自尊大請了諸位道友前來大雷音寺一聚,實為一事。

各位也正因此不遠距離,不理俗事,能隻身趕赴,吾實在是感激。”

“此事事關重大,還請諸位耐心聽我細說之。”

鎮元子笑答:“此等大事,莫說是細說,便是說上萬次我等仍舊洗耳恭聽!

世尊請講!”

諸位點頭贊同,如來世尊方才續說之。

“在言此事前,我欲先決一事。”說罷,如來世尊起身,向玄都大法師深深一禮。

縱然是玄都穩如泰山亦被驚了一瞬,佛門執掌,諸佛現在世之首,其一禮天下已無人可受,除卻聖人!

玄都大法師起身稽首還禮道:“世尊此意為何?”

“道友勿驚,我西方佛門大興,佔據天下兩洲三海之地眾生信仰,對道門造成諸多影響,吾代表西方佛教向道門諸位賠之。”

言出,坐於兩側的古佛與彌勒佛皆起身,觀音大士、孔雀大明王佛、大日如來皆起身,六佛齊禮,向玄都大法師與南極仙翁同禮,遂又向金鰲島三聖母深深一禮。

六位佛尊齊禮,讓在場眾人皆有所感。

青落觀而不語,默默看之。

如來世尊不愧有大智慧,能放下佛門至尊,萬佛領袖之身,向道門二代首徒行禮。

如來此行,意在疏解道佛兩教之間的關係。

青落元神忽而有感變數。

以他道選之子的靈敏大劫感應,堪近混元之境的道行,時而可以捉摸到命運長河中幾可不察的變數,推演未來虛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