孔子是人族賢,他將給人族帶來無上的機緣,給人道帶來崛起。故而,他的身上更有人道氣運庇護。

青落的蕭音,縹緲溫柔,如眷戀情絲,如暖陽花開。

孔子在為他的弟子講學,講治世之學,講修身之學。

這裡不叫道場,不喚洞府,是為學堂。學堂之中,蕭音侵入,竹子的音色有些沙啞,但卻不妨礙音色的美。

孔子講學的聲音頓了下來,他轉首看門外,對顏回道:“去請客人入內。”

顏回起身,執禮而出,走到學堂外,看到了吹簫的青落。

他以笑而待:“這位客人,我師請您入內。”

青落停下了蕭,含笑點頭,跟在了顏回身後。

他此時是人間客,是孔子之客,客人登門拜訪,禮當入內。

青落平平淡淡的入了學堂內,在一大院中,孔子居中正前而坐,七十二弟子對立而坐。

青落彎腰一禮道:“異人特聞先生大名,周遊列國而歸,心中有一惑,特來繁請先生賜教。”

孔子笑曰:“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。

孔定會盡全微力以助客人釋疑。”

青落點頭謝過,問曰:“久聞先生求天地一仁,求世間萬民之仁,愚以為,仁與善,皆為一源,大善是大仁蒼生,小善是小仁己身。

善,可舍可棄?”

孔子沉思良久,七十二賢弟子亦沉思許久。

師不語,弟子不語。

孔子思了又思,終於答道:“吾思之為善,行之成仁。善在心中,舍善心亦是舍了本心。

舍了本心之人,還有本我之意嗎?”

青落又問:“善絕不可舍嗎?”

孔子答說:“若為善而舍善,當可。”

青落低喃道:“為善而善。”

他抬起頭,道:“多謝先生指點。”

青落心中一絲波瀾生出,他似乎又找到了些東西。

青落轉身離開,自此不復歸,一道孤影獨留白。

他離去,又尋一賢,墨子,問善,得平等善

再是老子。

老子李耳,告他一隨心善。

。。。

青落走遍山河萬里縱橫天下,跨越了千年時空,問道問了千年。

諸子百家,他皆問善,問道。他從春秋問到了戰國,從大家顯學問到小弱學家,他從江湖之遠問到廟堂之高。

青落似乎明徹了,他再次入凡塵。

俗世無間,善惡永不止。

故而,青落這次不問道,不問善,只為行善。

扶起摔倒的老嫗老者是善,留下一水給飢渴行路者是善,路遇殺劫獅子一吼為一善,。。。

青落感覺到了很多的善,善在他的意識裡,不再是一個字,而是一種力量。

他行人間又千年,千年行善,善行人間,每一點一滴的善都匯聚在了青落心中。青落心中,善,越來越多,越來越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