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章 兩個光棍的日常(第1/4頁)
章節報錯
西南角里,汶江北岸。
沃土百里,平川一縣。
這是一個叫春的縣。
但春並不是叫出來的。
沒錯,這裡四季如春,縣以季得名。
春縣坐擁平原,放蕩開闊,只在縣北有座山。
那是一座叫瘠的山。
然而,瘠真是叫出來的。
瘠山不高不大,遠觀形如土包,不過A杯。
山上土石乾硬,樹木稀疏,不適耕種。
真是一座貧瘠的山。
為了不浪費資源,因地制宜,春縣人將瘠山當成了埋骨之地。
因此,瘠山是名副其實的墳山。
除了墳包,山上還有一座道觀。
道觀落於瘠山山腰,只一間老泥瓦房,配以木雕立柱,飛簷掛角,勉強維持著幾分道家形象。
自山腳出發,順著青石臺階拾階而上,剛過百階,就見道觀門口左右松柏上釘著醬藍的噴繪布。
上用隸體噴印著兩行酡紅大字。
左書‘幽篁獨坐,天人合一。’
右對‘三清在上,我觀真靈。’
而在觀門口,則懸一匾,橫批‘真靈道觀’。
觀內放著兩個稻草蒲團,蒲團前邊壘砌三層松木臺階,臺階上放著一方長寬一米的木案,木案上陳著一個七寸大小的香爐,香爐旁列著六罐籤筒。
“小凡,有人來了,去接客。”
木案後,正斜躺著玩手機的中年道長一驚而起,用草繩束住油跡斑斑的道袍,扶正小髻上由竹筷削成的髮簪,長眉略舒狹目微眯,單手撫著及胸的山羊鬍,另一手點在手機螢幕上,隨著一首‘福生無量天尊’悠揚絲韻的清樂響起,本還吊兒郎當的道長已是有了三分道貌岸然,七分不倫不類。
被喚作小凡的少年正坐在木案旁的功德箱後邊打瞌睡,一聽來了客人,麻溜的從三清道人石雕後摸出一把早就捆紮好的香火包,直接跳下臺階,跑到門外。
香火包也就三疊紙錢,一把檀香和一掛短炮。
成本不過三塊,賣價卻是沒有上限。
“賣香嘍,賣香嘍,三清道人顯靈香..........”
站在牌匾下,少年使勁喲呵著,往山下伸長脖子,果然瞥見一男一女正勾肩搭背的款款而來。
男的矮胖如球,左手夾個公文包,右手攬過小柳腰,手掌伸進女子大開的衣領,正在運球。
女子穿著清涼,身材火爆,半邊身子靠在矮胖男身上,小嘴貼著肥頭大耳,吹氣如蘭,嬌笑不斷。
這二人的激情互動,讓少年想起一句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