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、新世界(第1/2頁)
章節報錯
張祿從地上爬起來,拍了拍屁股上的灰塵,越琢磨就越是鬱悶。
放眼望去,這地方青山綠水,景緻還算不錯,但也都是自然之景,完全無法據此來估算位置、年代,或者更準確點兒來說——這個世界的生產力發展階段和社會結構模式。他嘗試外放自己的感官,卻無法及遠,只能得出一些模糊的概念:
“重力大概是地球的80%強,空氣密度則略微超過……特麼的這才是真正的異世界啊!”
心中惱恨,不禁哼起歌兒來:“有一種假貨叫做三無,有一個和尚也叫三無……”然後抬頭望天,提高聲音:“嘿,聽見沒有?我在罵你哪!聽見了就丟個臭雞蛋下來!”等了一會兒,搖搖頭:“看起來是聽不見了……你丫這跟謀殺有什麼區別!”
這短短的大概還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,給他粗糙的心靈造成了強烈衝擊,先是在崑崙遺蹟中得知了上古秘辛,然後被三無和尚扯至天外,諸多疑問還沒有徹底解釋通呢,就又給扔到這個莫名其妙的地方來了。
三無和尚裝逼說法,或者插科打諢,那是挺有一套的,可是條理性就不夠強,解釋起背景設定來一塌糊塗,很多內容還得靠張祿自己腦補。歸納總結他前後那些話,大概可以得出如下三重設定:
第一重最重要,相關世界觀的總體設定——這世界並非指張祿穿越前生活的世界,或者穿越後求仙的世界,而是他一直以“天外”來指代的那個新世界。
當時三無和尚是這樣介紹的:“咱們原本身處的,那是一個三維世界,你應該知道在其上還有更高維的世界吧。其實三維世界的基本規則,咱們那會兒的科學家們已經研究得差不多啦……”
張祿當即質問:“咱們那會兒?你確定跟我來自於同一個時代?”
三無和尚微微一笑,也不作答,卻自顧自地繼續說下去:“但是知其然未必知其所以然,就算知其所以然了,也未必就能夠轉化為生產力。什麼時光倒流啊、空間摺疊啊,蟲洞理論啊,等等等等,人類永遠只能推匯出公式,卻沒法獲得相關技術。說白了,人類可能永遠也衝不出銀河系去。這是三維世界的基本規則,從屬於這個世界的生物永遠無法打破……
“但是若能超越其上,如仙道之飛昇、釋門說得佛果,就能打破那些看似堅固不拔的規則——比方說,超越光速。貧僧今天扯你出來,咱們現在落腳之處,乍看跟原本世界上某處並無區別,其實則是一個更高維的世界!”
張祿皺眉問道:“四維?”
三無和尚搖搖頭:“還到不了……可以算它是超三維,或者是準四維,它是三維生物邁向四維世界的必經之路。”
“那麼,真的可以超越三維嗎……啊,我問左了,你應該就已經超越了吧?”
三無和尚對這個問題的回答,就相關於第二點設定了——“這個超三維的世界,對應著無數個三維世界,任何一個三維世界的生物,理論上都有機會飛昇至此。然而……”
他刻意地頓了一頓,丟擲了一個張祿早就有心理準備的答案:“你我原本的世界不成,地球人不成,因為地球已經被封印起來了——是所謂‘絕地天通’。”
“那究竟是誰幹的,為什麼要這麼做?”
“帝堯滅羲、媧,以絕飛昇之途——就現階段來說,你只要知道這點就可以了……好吧,老實說其中尚有疑點,我也還沒有徹底搞明白……”
張祿很想了解這個超三維世界的基本架構,想要探索其中的智慧生物狀況,只可惜三無和尚並不給他這個機會——“你現在還不能亂說亂動,因為你是一個黑戶。”
就理論上而言,地球已被封印,地球人是無法飛昇超三維世界的,則張祿來源不明,連戶口都上不了,註定了寸步難行——說不定還會被帶走做切片實驗……那麼既然理論上他(也包括三無和尚本人)並沒有飛昇的機會,又是怎麼來到這裡的呢?
三無和尚說了,因為張祿先穿越去了“大能擷取某一段歷史所造成的特殊影像”。地球已被封印,絕了飛昇之途,古仙時代已成神話,後世的修道者(不論屬於何種宗教)都只能裝裝神、弄弄鬼,無法真正得道。正因如此——“地球絕了魔法社會的通路,才會逐漸成長為一個獨一無二的機械社會。”
然而卻有大能,擷取某段歷史時期的影像並加以改造,使得這個新造的口袋世界可以一定程度上避開封禁,生成修仙之人。當然啦,那個世界是殘缺的,並不完善,無論地上凡人還是高天群仙,都只是主世界某人的投影而已,從某種意義上來說,可以當它是假的。假物不易成真,所以真能從這個口袋世界裡一步邁到超三維世界的,就只有張祿一個而已。
因為只有張祿,才是從主世界搬運過來的真正的三維生物。
張祿當即揪住了三無和尚話裡的漏洞:“不包括你嗎?”
三無和尚微微一笑:“你以為,只有一個口袋世界嗎?這一個口袋世界,也就只能容留下你一個真人而已,它存在的目的,就是授你修仙之法,為你開啟飛昇的通道。”張祿很清楚,三無和尚所說的飛昇,並不是從凡間飛昇天上,而是從三維飛昇到超三維。
三重設定,第一重是關於超三維世界的,第二重是關於三維世界及其衍生出來的口袋世界的,而第三重設定,則是相關別的三維世界——
“所以現在,你就要真正地穿越一回,貧僧要把施主你放到一個並未遭受封印的三維異世界去。你已經有了修仙的基礎,相信很快便能從中脫穎而出,裝模作樣地真正飛昇此界——那時候你就有來歷啦,你就有戶口啦,就跟貧僧一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