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祿問道你就那麼有把握,幾百年裡就能擊敗劉累?張堅指一指張祿:“在於汝也。”你要是能早登天界,就能幫我的忙,戰敗劉累。其實還有句話他沒說出口,倘若安期生真能重修仙道,我也不會感應不到,到時候再殺他也還來得及,何必那麼早就動手呢?我不見得心有多軟,但真沒天公那麼瘋狂,早早便定下斬草除根之計——當然啦,這意思張祿也估摸得到。

解釋完自己的來意,張堅朝張祿一伸手:“汝既能得出女媧遺蹟,可有所獲麼?”

張祿面色微微一變,張堅笑道:“吾但欲一觀,不奪汝之所有也。”我沒安期生那麼貪心,是你的就是你的,既然誰都進不去女媧遺蹟,只有你進得去,出得來,貌似還拿到了什麼東西,那這東西就該歸你所有,我不會搶。

說著話就把手給收回去了,也不催促張祿,卻問他:“於遺蹟中何所見耶?”

張祿舒了口氣——其實張堅真要搶,他也攔不住,肯定不會再有什麼老兔子來幫忙自己啦——於是就把在女媧遺蹟中的遭遇,大致向張堅講述了一遍:安期生怎麼把他搡下平臺,他怎麼暈暈乎乎地在一片曠野中醒過來,怎麼感覺到有物體位於遠方,追來追去,總也追不上,乾脆掉頭……

可是等該說到朦朧中有個光頭出現,張祿卻猶豫了一下,有點兒不打算明言。仔細想想,有釋門摻和自己的人生經歷,這話他跟誰都沒有提起過,無論裴玄仁、郄儉還是王真。包括有個和尚指點徐晃來戰自己,包括在法王寺中使歪門“靈臺蜃景”,幻境中見到個似心模又不是心模的和尚……

為什麼自己貌似刻意地要隱瞞這些事呢?是因為事涉自己的潛意識,所以不希望被旁人所窺知?還是有什麼別的原因……是因為就連仙人們也不清楚釋門,說也白說,徒增煩惱嗎?

張堅問他:“何所思耶?”你發什麼愣啊?

張祿聳聳肩膀,回答道:“有點兒恍惚……”我也記不清是怎麼回事了,總之恍恍惚惚的,我往回走,那東西卻反倒追了上來,並且最終與我接觸……講了講怪石的事兒,然後就攤開右手,亮出了那塊五色石。

對方真想要,反正自己保不住,關鍵是看態度,我拿到的東西,你就不能隨便搶,要是態度誠懇地索要,說不定自己早就交給安期生啦——他終究是教了自己十二年的老師啊,五色石又不是自己的命,老師想要,學生理應奉上。

張堅也是同理,他要是跟安期生一樣上手搶,說不定自己還要掙扎一下,既然裝模作樣毫無貪念,那直接給他唄,反正這玩意兒也不知道有什麼用處,也換不來口糧,也換不來衣裝,又有什麼可寶貝的?

張堅注目五色石,不禁笑了起來:“裴師兄曾言,汝與他道及後世傳說,常有入深山而得異寶之事,不想汝今日亦有此福緣。”

張祿撇撇嘴:“那種橋段都爛大街啦,只有三流作者才會再用……為什麼我能拿到這玩意兒呢?”

“得非緣乎?”

“什麼是緣?”

“緣即因也。知之為因,不知為緣。”

緣分其實就是因由,萬事萬物都有原因,有因才能有果。但是緣與因卻又不盡相同,人們把自己瞭解的原因叫做因,不瞭解的則歸之於緣,或者什麼福分啊,天命啥的。好比說男女生情,貌似沒啥道理,純是緣分,其實你在芸芸眾生中得遇愛人,固然大多是偶然,但偶然也是機率的一部分,是有其原因的。至於兩人相遇之後,能夠看對了眼,那更是與雙方各自的審美、性情相關聯。正所謂“賈府上的焦大,也不愛林妹妹的”,兩個沒有共同語言的人,絕不會主動走到一處去。

所以說別的仙人都進不了遺蹟,拿不到五色石,而張祿一介凡人反倒能夠辦到,那一定是有原因的,只是咱們目前還都不清楚原因何在,故此才只得歸結於“緣”之一字。

然後張堅就猜測了:“此非女媧補天之五色石耶?”傳說天漏星隕,地火橫飛,於是女媧就採集了五種顏色的石頭,燒熔之後,用以補天。當然啦,雖然凡人一得飛昇,便登天界,從此優哉遊哉地在天界享福,輕易不會再回來人間探索,就張祿所知,仙人們並沒興趣知道凡間的大氣層外究竟有些什麼東西。但仙人的眼界終非凡人可比,他們總知道天是虛空,頂多充填些氣體,就算氣體漏個大洞,又怎麼能拿固體或者液體去補?

但是女媧和五色石之間,似乎確實存在著某種重要的聯絡。張堅問張祿:“汝可知胡謂五行?”張祿說你當我三歲小孩子嗎——“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啊,古往今來,人人皆知。”

其實還真不能說人人皆知,首先只有中國人知道,外國人不清楚——他們知道的是地水火風,或者再加個空。其次五行之說始於戰國時期的鄒衍,鄒衍之前或許早就有了這種說法,但是並不普及。

張堅笑道:“凡俗所謂,五行為萬物之本,萬物皆可歸於五行,汝信之否?”張祿“嗤”的一聲,鼻子裡冒氣:“我們未來早就不講這一套啦。而倘若這一套真說得通,裴玄仁和安期生教我的時候,不可能不提啊。他們說太極,說陰陽,就沒提過什麼四象、五行一個字兒。”

張堅點點頭,隨即伸手一指張祿手上的五色石:“我疑五行之說,即由此而來。”

凡人所可以接觸到的事物千奇百怪,就算想要歸納總結,也不好併合成五大類,這理論太粗糙,而且缺乏延展性,很多東西都沒法說得通。再說了五行對應五色,可是三原色只有紅黃藍啊,就算你加上黑色、白色,那東方屬木的綠色又是從哪兒來的?

所以張堅猜測,是先有五色石的傳說——而且很可能並不是簡單的傳說,確實在上古有所本——後人才以五色倒推,搞出來了五行體系。

說著話又再伸手一指,口呼:“開!”就見張祿手中的五色石竟然從中分開,變成了五瓣兒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