蘇軾《江城子•記夢》

【解讀何永旗】

十年 生死 兩茫茫;不思量自難忘……千里孤墳,無處話淒涼!縱使相逢應不識,塵滿面、鬢如霜……

夜來幽夢忽還鄉,小軒窗、正梳妝!相顧無言、唯有淚千行……

料得年年,腸斷處!明月夜,短松崗。

大家好!今天,解讀的這首詩辭,是蘇軾的《江城子》;下面,我試著,解讀一下。希望能有,不一樣的看見!

一段:十年 生死,兩茫茫!不思量,自難忘……

“十年 生死 兩茫茫,不思量、自難忘!”

首先,來看第一段;這裡,深深的體現了,蘇軾對一個人的思念!這種思念,簡直太深刻了。他們相識,已有十年!假如…這辭,是蘇軾三十歲時,作的;那麼,辭中的女子,還是個窈窕淑女。就是說:這個女孩,在少女時,就和蘇軾就認識了。

十年“生死 兩茫茫”這裡,有兩層含義;第一,它,表現的是一種痛苦!是蘇軾那種,痛徹的相思之苦。

“兩茫茫”帶有一種,縹緲的感覺!這份縹緲的感覺,是蘇軾,對女孩魂牽夢繞的思念……

這份思念,特別深刻;像是失憶,的那種感覺!一方面,蘇軾對這個女孩,思念的痛不欲生。蘇軾,盼望著,想要與她再見面。從“生死”兩個字來看,這個女孩,像是失蹤了,沒有音信了,不像是死了。

有一種可能,蘇軾,與女孩失散了……

不知,什麼原因,這個女孩,全家像是搬遷了。古代搬遷,是很平常的事!比如,從北方遷去南方;一般,都是蘇杭一帶。在這樣的背景下,一句話、蘇軾,與這個女孩失散了。

不管別人,怎麼說;我的說法是,女孩走了……

假如是搬走了,這就導致了,蘇軾與這個女孩的失散。從用詞看,女孩隨家搬走後,就一直沒回來……

那麼,有一個問題:女孩愛蘇軾嗎??

從用詞來看!她倆,像是有緣……但無份。

女孩,認識蘇軾!對他,也有好感。不知怎麼的,一家人,就遷走了。辭中,蘇軾對女孩的思念,那是痛徹心扉!就是說:蘇軾,深深思念著女孩,卻…沒有她,一點訊息!

在女孩,沒有任何音信,的情況下……蘇軾,陷入了深思。蘇軾對女孩的思念,屬於無力自拔,的那種感受。他感到,十分沉痛苦……

出…什麼問題了?為什麼會這樣??哎,可能是,有緣無份吧!就是說:蘇軾,對這個女孩的愛慕,已經到了,活不下去的地步。這種愛,在思念之下,長達十年之久……

如今,十年過去了!蘇軾,還深深,思念著那個女孩。

這種,愛慕的程度!用痛徹心扉,都無法形容。痛徹心扉,這個詞,不夠格。用在蘇軾,對這個女孩的思念上,它不夠格!什麼夠格呢?——活不下去的愛……

只有,這個詞,才能形容蘇軾,當時的感受!

也不知道,什麼是相思病?——如果,相思病,讓人活不下去……那用在蘇軾對女孩的思念上,就正合適。

你光是看他的詞,還不夠!還要,懂得他的心;再好的詞,也是從內心,發出來的。它,表現了,蘇軾的內心世界。

十年“生死 兩茫茫”體現了,蘇軾對那個女孩,深深的思念……

這樣,會產生什麼呢?蘇軾對一切,都失去了興趣。他…不再有追求……

以前,愛賞菊?如今,索然無味……

女孩的失散,對蘇軾,造成了深深的創傷!這在,他以後的作品中,也體現了出來……

“不思量,自難忘”前面,蘇軾對女孩的愛,已經到了活不下去,的地步。在活不下去,的前提以下;我就算不刻意去想,她的身影,也浮現在我的心中。

這是,什麼狀態?這個女孩的,杳無音信,使蘇軾,對生活,也失去了信心。活著,只是為了等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