鬼谷子說:事,勢,局,皆可造!能造,就能破、能解、能改,關鍵你要方法去“對付”它。捭闔之道,就是應對這些困住人的難事的。

如果“道”代表了老子,那“捭闔”就是鬼谷子的代表。老子的結晶是道,鬼谷子的結晶就是捭闔,簡稱謀略、俗稱攻防。

你學會了捭闔能做什麼呢??——答案是:少吃虧,少上當受騙;變不利為有利。可說國,可說家,可…睡天下!無所不能。

按照鬼谷子的說法是:無所不出,無所不入,萬物皆由“捭闔”而定。

老子與鬼谷子,兩人“道”的來源不同。老子的“道”,重天;鬼谷子的“道”,重陰陽。鬼谷子的“人道”,是陰陽與“道”的柔和,最終:構成了鬼谷子的思想,“捭闔”。

捭闔之道,是鬼谷子對陰陽以及“道”的認識與參悟;如果拿捭闔與陰陽以及“道”做對比,鬼谷子對“陰陽”的認識,比捭闔要深刻。因為,鬼谷子一直在用“陰陽”以及“道”,在解釋“捭闔”。這說明,他對陰陽和“道”的認識,比較深刻!

或許,鬼谷子從“陰陽”與“道”中,得到了啟發!這促使他寫了《捭闔之道》。

中國古代“智慧”的結晶“學說”,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項;一,《陰,陽》與《道》以及《易經》,這是古代智慧的寶庫。取之不完,用之不盡,中國古代的很多智慧思想,都是來自對“陰陽”與“道”以及“易經”的反思。鬼谷子的捭闔,也不例外;他是直接吸取智慧樹上的養料,而凝結出來的成果。

比方陰陽;什麼是陰陽呢??——陰陽就是兩種不同的“勢”。就像太極圖裡的雙魚一樣,它由一條白魚和一條黑魚組成,這就是陰陽(代表兩種“勢”)。

但是注意!一陰,一陽,是死的。就是說:陰陽這兩種“勢”呀,如果只有它倆,那麼就是死的。萬物與宇宙,在“一瞬間”冰凍了!它是死的。

那怎麼“活起來”的呢??——答案是“互動”。陰,陽,的互動使它倆成為了“活的”,有生命的。注意!此時的萬物與宇宙呢??從“冰封”中甦醒,整個大千世界活躍起來,催生了生命!——“動”很關鍵!只有陰陽兩“勢”的互動,才使它倆具有活性。

“道”所追求的是“應道”;老子的道有以下幾個步驟:觀察……啟發……悟道……得道……應道。所以,老子應伊喜的要求,寫下了處世之道;然後……老子西出函谷關走了……老子這位老爺爺很灑脫,講“不爭”反而功德不會埋沒!不尚賢,使民心不亂;不貴難得之貨,使民不為盜。講的多好啊!

注意:老子不但闡述“道”,關鍵是:他還應“道”。老子的灑脫是,雖然老子得了“道”,他也在闡述“道”,但是…他沒有強制要求你和他一樣。老子的“應道”體現在哪裡呢??

老子的“應道”體現在:“道”,是我的一生追求,它凝結了我畢生所有!現在,我把“它”留給你們,我走了……

——老子很溫馨,也很灑脫!《道德經》他都不想留的。應函谷關守將伊喜的要求,老子給他寫下了“處世之道”,寫完……老子就走了。這就是後來的《道德經》。

——嘿嘿,不得不說,老子思想充滿了深層的智慧,他說:大智若愚!

注意!這裡老子提倡的是:凡是擁有大智的人,他不標榜自己的智慧,默默無聞的、過自己的人生。

“大智若愚”所指的是:你要追求真理,不斷的去學習提升自己(增長智慧)。在處事上,用愚人的態度處事,就可以了。無知就是魯莽,這不是智慧。

陰陽屬於玄學(神學),玄學催(反思)生智慧。比如雅典時期的哲學泰斗,蘇格拉底;他的智慧,就是來自對神學的思考(反思)。

蘇格拉底的思考:人為什麼活著?活著的意義是什麼??——死後到哪裡去?——靈魂是什麼??——這些,都是蘇格拉底思考的問題。玄學使人反思,從而人在反思中,凝結了智慧。

如果,沒有玄學和神學的這些疑問,蘇格拉底就不會去思考!那智慧從哪裡來??——蘇格拉底的理性邏輯思維,推動了社會的發展。

“我思故我在”,這是哲學對“真理與求知”的探索精神,貴在思考與反思,從反思中凝結“智慧”。

“我思,故我在”,就是說:如果沒有一件事值得我去思考?——那我還不如死了!這是“哲學”,對真理的探索“精神”。它不會滿足現狀,一路向上攀爬,直至達到“真理”。這是一種永無止境的精神探索,求真、求知是哲學的終極目標。

對哲學家而言,活著的意義就是“思考”,他們對真理的渴望,超越了一切!甚至是“生命”。蘇格拉底為了他的學問,甘願去死!他也確實因此而死。

蘇格拉底不光開創了“理性邏輯思維”,他還做出了榜樣!什麼榜樣??——真理,值得你為它去死。

粵若稽古,聖人之在天地間也,為眾生之先,觀陰陽之捭闔。知存亡之門戶,籌策萬類之終始;達人心理,見變化之朕嫣,而守其門戶;故聖人之在天下也,自古及今,其道一也。

前面已經說了,這是一篇陳述文,是鬼谷子在強調“捭闔”的重要性,相當於現在的“引言”。

它分為兩個部分;第一,他說:聖人之所以比老百姓更突顯,全在於聖人對陰陽執行法則的,觀察和反思。注意:這個“陰陽”是個範稱,陰陽在一開始是不存在的,古人透過觀察天象,得出了“陰與陽”這個概念。

比如白天和晚上,古人透過觀察這兩個自然現象,得出了陰陽這個概念。

從陰陽的屬性來講,古人還給陰陽定了性;陽代表著“熱”、積極、向上、光明與正義,陰代表著寒冷、陰暗與詭詐。從造詞對比一下:陽光、熱、善良、積極、主動,這些都是“陽”的屬性,它使人感覺良好,欣欣向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