鬼谷子《捭闔•五段》/何永旗(第1/3頁)
章節報錯
鬼谷子《捭闔•五段》何永旗
原文:捭闔者,道之大化,說之變也。必預審其變化,吉凶大命系嫣。
口者,心之門戶也;心者,神之圭也。
志意、喜欲、思慮、智謀,皆由門戶出入。故關之以捭闔,制之以出入。
捭者,開也、言也、陽也;闔者,也、默也、陰也。陰陽其和,終始其義。
故言長生、安樂、富貴、尊榮、顯名、愛好、財利、得意、喜欲為陽,曰“始”。
故言死亡、憂患、貧賤、苦辱、棄損、亡利、失意、有害、刑戮、誅罰為陰,曰“終”。
諸言法陽之類者,皆曰“始”,言善以始其事。諸言法陰之類者,皆曰“終”,惡以終其謀。
注:透過鬼谷子的闡述,讓我們看到了他的智慧在哪裡。鬼谷子的智慧表現在一個字——“精”。
這個“精”超越了智慧,它是智慧的凝結。我給它起名:叫“聰慧”。聰慧,也無法表達鬼谷子的智慧!還是覺得——“精”最合適。
鬼谷子的“精”,就像是熬人油。把人煉成油,然後濃縮成了一個“點”。這,就是鬼谷子智慧的精華。
鬼谷子的智慧,與老子的智慧很不同!老子的智慧,表現在“廣”;鬼谷子的智慧表現在“精”,這是兩者的不同之處。
老子更和藹,鬼谷子更深沉;你始終琢磨不透他……
假如,讓老子去看鬼谷子,會怎麼樣?
答案是:老子,會用手把眼睛擋住,他怕鬼谷子汙染了他的眼睛。老子,就不屑於這些權術。
鬼谷子,又怎麼去認識老子呢??——老子,他也猜不透。鬼谷子像一枚針,老子像一滴水。你刺他,他也不躲,他把你圍了。無論你怎麼刺,老子始終把你圍著……你的“力”,在老子那裡根本不起作用。
這樣看來,老子的智慧比鬼谷子廣大!鬼谷子表現在“精”,老子則表現在“廣”,老子……無所不包。
原文:捭闔者,道之大化,說之變也。必預審其變化,吉凶大命系嫣。
在這裡,鬼谷子說:謀士對“謀”,要有一個清晰的認識。謀——是個前提,利——是最後的結果;所以,這個“謀”是關鍵。
——先謀,後局;謀在前,局在後。
這個計劃,你怎麼做?這個局,你怎麼布?——“謀”決定著局的走向。
你可以見效很慢,你也可以立刻見效!——“局”的成效,由“謀”決定著。
謀呢?——謀,由一個人的認知和智慧,來決定。所以,“謀”有高低之分。
高手對壘佈局,考驗的不是技巧,而是敏銳的觀察力。你,是否能發現對方“局”中的破綻跟漏洞?你是否能發現這個人的弱點?——這,是高手對壘成敗的關鍵。
鬼谷子說:捭闔之道,在於利。有利,則有捭闔。獵人、佈局、下套?——要像道一樣的隱密。道——看不見,摸不著,卻無形的執行著;捭闔,就要像道一樣的做功。
道——決定著萬物命運的走向;捭闔,要像道一樣,無聲、無形、隱密的執行……
在此,我們發現了一個問題:鬼谷子,對“道”和陰陽的認識,很透徹!——這說明,他是一個善於觀察、善於思考的人。
如果“局”能像道一樣執行?——那就無敵了,再也不會有捭闔的對手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