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筆墨伺候。”

季明又一聲吩咐,三鬼紛紛起筆書寫。

那石白寨舍園中的財寶都能搬運,這小小毛筆自然不在話下。

在書寫完畢後,季明將那一紙張拿來,在上面有三行歪歪扭扭的巴文,較之他還有不如。

‘起壇鍊度,奉養施食,自當效力。’

這鍊度一詞,季明倒是知曉,那是自醮法中而演變出來的一類法事,專門用於超度陰鬼。

最基礎的鍊度,就是燃香點燭,這也就是所謂的奉養施食,通俗一點的講,就是養小鬼。

在納袋中,倒有幾把香,幾根燭。

顯然這一些香燭都是四悲雲寺中特製的,專用於道民們日常鍊度所用。

更高階一點的鍊度,就是拿法符施食,傳聞還有一種水火鍊度,唯有築基高人方可施展。

據說亡魂若得鍊度之功,則可表裡生化,還復人形,也不知是真是假。

在納袋之中,只有五張紙符,其中的三張是用於鍊度的符食,而剩下的兩張則是甲馬符。

如今的季明,早非修行上的文盲,對於常見的符紙,還有鍊度這等的常識都有一個基本認識。

在納袋中,其餘的雜物中,諸如化毒的解木針,明顯是太平山針對盤岵大山的毒法所制。

這讓季明對於人道宗門斗法,更多了一重認識。

至於袋中的那三本道書,開啟一看,竟都是佛經,真不知這四悲雲寺作為太平山分壇,怎容許外道佛法流傳的。

一隻長手中的念珠輕撥,季明盯著前面的三個小鬼。

他欲要懾服這三個小鬼,主要的用途便是充當自己的耳目,去那山外寨中探聽情報訊息。

他不是那等山中清修,只一心導引的精怪,實在不敢不關注山外的大事。

在廳中累土起壇,又自袋中取出香三根,燭兩支,置於高土壇之上。

季明攏了攏身上的錦衣袈裟,親取松鶴童子所捧的桃木老劍,在高土壇之前開始步斗踏罡。

罡步可召感神真,用來召感區區小鬼,自是信手拈來。

雖說他的罡步還不精熟,但他能夠清晰感受到自己同這三鬼之間的聯絡,已是更深一些。

壇上三鬼所流露出的一些情緒,遵循著冥冥之中的聯絡,也可反應到他這心裡。

季明步踏三光星斗,節身“腰肢”亂扭,手中桃木老劍揮舞,燭火香氣被罡步身法所帶動。

在繚卷的香氣中,季明對罡步更多了一些理解。

罡步踏動中,三鬼漸有歸順之心,而後季明劍指土壇,大喝一聲:“探明訊息,速來報我。”

三鬼嗅食香燭後,對季明深鞠了一禮,而後一卷陰風,自窟口飄入夜空中。

在差遣三鬼後,季明便在窟中過起了正經精怪的生活。

每日裡除了研讀道書,就是在窟口處參拜素月,吞吐著靈機,偶爾調教一下三位童子,教導一些小周天功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