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那一日離開老廟中,季明深感人道法網之深,讓他在世俗中,竟有一種蚊落蛛網的感覺。

在此後數週中,他一直待在池塘邊上修行。

採補有成後,季明總算敢下水,找一找令寶眼加速顯影的一個源頭。

他沒有忘記那一頭魚霸,很有靈性,如今十數載過去,不知其在池中又有哪一些的長進。

幾次下水後,卻是未見魚霸,也未曾找到那個影響寶眼的源頭之物。

季明心中有一些沮喪,難道這裡是所謂的靈脈福地,靈機自孕而生,還是他沒這個機緣。

在苦尋無果之後,季明開始專心於拜月法的修行,身上的浮躁,內心的雜氣,逐漸被洗去,漸有清靈之感。

不得不說,同採補相比,吞吐靈機的修行,真好似龜爬一般。

以這樣的修行速度,要化去一身羽片,再加上一對鳥足,幻形大成,恐怕還需十載光陰。

在修行期間,他還在等待。

在某一日裡,他所等待的那一人,終於透過烏鴉為他送來了第一封信件。

他所等待之人,自是張娘子。

在信件上,文字非是古篆,而用的是當今流行的巴文,季明在狐社中看過一些,但是不大認識。

為求通讀信件,他只好在左近的一座大寨中,找了個教授蒙童的老先生,給了些銀錢來學習巴文。

季明如今也是人模人樣的,只要不露出那一雙鳥爪,就算站在人面前,也不會引起懷疑。

即使如此,謹慎的他也只在夜裡找那一位先生學習巴文。

期間,老先生熬不住夜,差點辭了這一份差事,好在季明銀錢一加再加,令其生生忍受下來。

如此學習下來,張娘子的那一封信件勉強能讀。

自從張娘子拜入神婆門下,季明便有心維持這一份關係。

好在那張娘子對他存有感恩之心,加上心中並無太大的妖魔成見,故而二者可以書信往來。

在信件中,張娘子說明遲遲才送信件的原因。

自老廟一別後,她同碧血神婆相處甚歡,只是短短數日,便已似親婆孫一般,那真好似前世註定的緣分。

久久未受親情的張娘子,沉迷其中,故而忘了寫信。

另外,張娘子提到近況。

因同神婆感情日益加深,故而其早早將張娘子的姓名、生辰八字等,送到「盤岵大山」中,名入宗籍之內。

這一類宗籍,雖不如那近於神仙的道籍,但已有別於凡俗,可以正式的踏上求法的道路。

最後一段,張娘子說她需要在山中採蟲,以煉製五仙,修行密功,希望可以得到季明的幫助。

在通讀信件後,季明便在塘邊等著。

他有一個想法,一個在得知神婆善煉五仙后,便產生的想法。

只是這個想法還不成熟,所以他才需要接觸張娘子,得到更多資訊,來完善這一個想法。

這關於下一世的轉生,更關乎下一世的積累,季明須得小心的佈置。

幾日之後,季明等來張娘子。

二者一同在山間晨霧中採蟲,季明有意套話,故而多說了些逗趣的言語,惹得張娘子嬌笑不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