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89章 金丹,四境課(第2/2頁)
章節報錯
霖水君說著大禮相拜,不料早有無形大力虛架住他,令他無法下拜。
“你我之間還說這些。”
季明神色一肅,揮手說道:“去吧,去吧,咱們未來的日子還長著呢!”
洞中,一卷玉簡在季明面前被翻開,在季明真炁的撥動之下,一個個的符圖從玉簡上投入季明的心底,一場新的醮法儀式開始,幫助季明解讀其中法理。
這玉簡便是《太乙甲部真法》中的最後一篇—神星篇,因為季明所煉神將為玄冥星宿神將,所以他手中的為錢祖那一版,故曰:神星篇·礙日,或者可叫礙日神星。
這是最後一篇,涵蓋了金丹、胎靈,乃至於最後陽神的煉法。
只是將它從符圖中一點點解讀出來,便花費了季明大半年的時間,這個時候他才真正體會到符圖這個修行道學載體的必要性—所閱即所學。
為何現在才深有體會,因為在金丹、胎靈、陽神這三個境界裡,開始涉及到了已以性養命,以命攝性之道,這是修行的深水區,那所謂的性命之道了。
這樣的道理只可意會,難以言傳,而透過解讀符圖,直接將對性命的道理讓修士親身感受,從而可以意會。
在解讀之後,結合昔年元陽祖所著《丹書靈文解》中的高深篇文,還有祖師們的幾冊道書,季明心中又是一番感悟。
前者讓季明窺見元陽祖當年創立煉氣之道的心路。
那種繼往聖之絕學,於外丹之道後,再開一條通天大道的氣魄,此道徹底破開外丹成仙的門檻,使得天下萬民都可入道成仙,得享逍遙。
其心之仁,其行之聖,古今之中怕是難有第二人。
至於祖師們的道書,在季明手中的是六代中興之祖烏靈祖師,還有七代王祖師的道書。
這兩本道書並不重於修行,而是重於術,此術非是指法術,而是透過修行上的高深技巧,從而來實現境界上的突破。
比如金丹四境中「水火既濟,陰神開化」,這是金丹前期的功課,旨在遣使陽龍陰虎,在丹內執行龍虎之功,令陰神進一步壯大顯化。
祖師發現在這一功課中,可輔以赫赫雷音,促進這一功課加速修成,這就是修行中的“術”。
從對修行法理中的感悟中出來,季明拿著這一冊冊的道書,只覺沉甸甸的。
換作散人左道,便是煉成中上品之金丹,怕是也難有大進,不在於其它,只在於看不見前人之路,只如同盲人在後續修行上亂闖亂撞。
旁門大宗還算好些,有些前人留下的底子。
但其中多是正雜參半,哪些道理是好的,哪些道理是歪的,哪些道理是無用的,怕是請祖師下來,也難以正確辨清,這就是修行上的法障。
當然,季明認為這也是修行的魅力之一,有些歪理,它也能走通而得道,有些魔法,也可以借鑑而創新。
“肘後金晶透三關,玉液還丹養胎仙,
若得五行無滯礙,嬰孩脫殼在眼前。”
隨著金丹四境之中的一道丹訣念出,季明開始緩緩調伏五行—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。
初掌五行,這是金丹煉成後所擁有的能力,就像鳥兒善馭風,魚兒善潛水一樣,天生自通的一種本領,也是跳出五行,不在三界的最初狀態。
不過這個本領自然不能同法術一般強大,它需要適應、熟悉,再到提升和挖掘的這一個個階段。
金丹初期之中,這水火既濟,陰神開化,其實還是築基三境的延續,算是夯實根基的一個功課,真正的功課在於後面「抽鉛添汞,孕養胎仙」,也就是金丹中期。
雖說是夯實根基,但季明不敢大意。
他開始沉入修行中,肉身內的腎、肝、心、脾、肺代表身中五行,而陽龍陰虎在其中升降做功,在初掌五行之後,季明基本可以遣調龍虎之真意,從而引入丹內。
慢慢的,循序漸進的,腎中陽龍,肺中陰虎,其中之真意被一點點導引,化成龍虎顯象,走於金丹之中,一聲聲的龍吟虎嘯在丹中傳出。
金丹中,如薄霧虛影的氣漸漸成形,這就是顯化而出的陰神,於龍吟虎嘯之中更加清晰,更具人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