季明一時懷疑聽錯了,忽的在陡巖上停下腳步,嚴肅的問道:“金丹四境?在這裡黎嶺門戶之地?”

這裡緊挨蘭蔭方的最南邊,再往前就是著名的,第一次鬥法的觀才洞,那裡到現在還保留著一支太平山麾下的修士隊伍,防範著盤岵子弟潛入方中。

觀才洞和蘭蔭方之間的三蟲靈坊由盤岵掌控,這事情季明可以理解,畢竟太平山和盤岵大山還維持著鬥而不破的狀態,未到真正撕破臉的地步。

不過在山上第二次全面鬥法漸成共識的情況下,如何能讓盤岵的一位金丹真人在此,在這黎嶺通往蘭蔭方的門戶之地上。

霖水君解釋的道:“山上有人認為這是盤岵大山的試探,如果太平山對崔蒙在此的事情表現得異常激烈,那麼側面證明我們太平山的野心已不再止步於觀才洞。”

在山上,關於第二次全面鬥法的事情已在某些圈子中傳開,季明更是許久前就知曉內幕。

季明知道沒有什麼圈子是密不透風的,他估計盤岵大山那裡多少聽到了些風聲,或許這一位崔蒙真人就是用來驗證這些風聲的。

對於這事情,接火君倒頗為樂觀,他道:“金童,別看那崔蒙已成真人,可卻是個好大喜功,剛愎自用的,此一點從他道號「全真子」就能看得出來。”

“何意?”

“俗話說淺水裡難出真龍,你瞧這光禿禿的惡峰,黃滾滾的江水,生長於此的有幾個全了德行,他們中又有幾個懂得克己明理。

那崔蒙縱使爭得一時之上流,可卻爭不了一世之上流。”

接火君語氣中對旁門左道之修的不屑已是溢於言表,看一旁霖水君撫須點頭的樣子,也是認同這個道理。

季明知道縱使是這個理,也難改崔蒙是一位金丹真人的事實。

在戌時,昏日落地之前,前方現有一片綠意。

在這山岩裸露,草木頑生的景色中,這一點綠意顯得極為異常。近前仔細一看,那是一處芳草高坡地,上有一座草菴,背風而建。

“你們可曾聽過此處庵觀?”

季明對著二君問著,二君俱是搖頭,他們多在南海修行,對黎嶺的瞭解很是有限,關於崔蒙那點事情還是在近幾個月惡補的。

“仙師,我知道這庵。”

鼉妖一看錶現的機會來了,拽步上前,託著寬袖對季明長長一拜,道:“此庵喚作照嶽庵,以前是黎嶺入蘭蔭的必經之道,被一東邊來的瞎眼老頭佔了去,竟問沿途過坡的人要起了香火佈施。

大家見他孤寡老殘,也是不敢得罪,十個中有六個交了佈施,漸漸的也便成了此地的規矩。

後來太平山封了這裡北上蘭蔭方的要衝,經過此地入方的盤岵修士漸漸的少了,反而從三蟲靈坊入嶺的人多了起來,真是咄咄怪事。”

“我們繞路走。”

霖水君看向季明道。

季明看了那綠坡一眼,點了點頭,正準備轉道的時候,那坡上庵中有團白光升起,乍一看好似輪明月一般,再一看卻是顆元丹。

“老妖!”

三人齊聲驚呼,接著同時轉頭而遁,顧不得身上偽裝,一個個施展平生所學,二君足踩水火二雲,季明乾脆颳起罡風吹在身上。

“嗚呼呼~”

在庵上的元丹被什麼託著,發著怪響聲過來,瞬間趕超他們,季明招呼二君落入下面的山谷中的一片燈火裡。

元丹被斗篷似的一大片陰影罩著,在這山谷上來回飄蕩著,在逐漸到來的晚風良夜下,漸漸的迴轉到了那一片綠意的庵觀裡面。

谷內土寨的一處燈火人家中,接火君將點了昏穴的老婦送到榻上,而後同大哥和金童一道湊在窗欞邊,看著谷上離去的那顆光灼灼的元丹。

“老妖為何不下來?”

他這話是對金童問的,對方背貼牆壁,側目視於窗外,道:“那老妖犯不著為了我們幾個路過的,壞了他佈置在庵旁打牙祭的零嘴。”

窗欞另一邊背貼牆壁的霖水君道:“這裡也可能只是裝飾品,就像我們裝點洞府的奇花異草一樣。”

“不管是啥,逃過一劫就好。”

接火君抹了抹額上虛汗道。

“原來是他,傳聞中那個老不死!”

屋子中,鼉妖忽然說道。

&nbsp本章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