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白大寨,蘭蔭方十三大寨之一,挨著那黎嶺門戶之地。

這一日,兩位道人齊至於此,正是霖水接火二君,那霖水君穿白戴冠,長髯常撫,仙風道骨,而接火君赤服冷麵,一雙豹眼不怒自威。

他們在那寨中望火樓內坐定,一邊調整狀態,一邊閒敘家常。

接火君在樓外遠望許久,道:“大哥,你看這荒南的邊寨,其中風俗和人種倒是同我們無太大的異處。”

“阿弟,此處雖屬荒南,但是歸化許久,許多國人內遷於此,寨中還有道學蒙舍這等為孩童開智之所在,自然面貌與我等無異。

真正與我等有異的,還得是在南邊那千里山嶺內的土人,據說他們極度的虔誠,早在久遠之前就信奉於一位古老神真「南蛇」。

這些人在那嶺中以部族的形式繁衍,戶民不比谷禾州中的少。

聽說越過黎嶺,在一片絢爛碧藍的大海邊上,有一塊風調雨順的聖地,被那裡的土人喚作【九真】。

盤岵大山還有南姥神山能夠長久不衰,究其根底還不是靠在這嶺內數萬戶土民中選拔優才,以至於傳承不斷,香火不絕。”

談到這裡,饒是接火君這樣一向以無畏而著稱的修士,一時也不由得躊躇。

“此次太平山社內的秘務,我們能有把握嗎?”

他們兩兄弟執行過幾次秘務,但那都是在太平山本方內,或者有分壇修士接應,同這兩宗鬥法大戰前的情報秘務實在不可並論。

這一次不會有人接應,起碼在嶺內不會,任何的突發狀況都有可能發生,這非常考驗他們的心理素質,甚至是在折磨他們的心理。

“此次還有那位參與,我們或許不是主力。”

霖水君寬慰的道。

自從見識了別院內的幾個道種,他們兄弟的傲慢所剩無幾,霖水君心中雖然不願意,但不得不依靠另一個人提振他兄弟的信心。

聽到另一個人,接火君心情稍定。

“他將我們約在這裡會合,看樣子似乎曾在此處雲遊過。”接火君看著望火樓下一覽無餘的寨所情況,心中大感安心的說道。

“很有可能。”

霖火君同樣俯瞰落下,道:“雖說戰時的秘務不同尋常,但是我們還是可以按照秘務所獲的陰德來衡量,這次秘務將有六十的陰德回報,算是有驚無險的一類。”

接火君剛點頭,暗鬆一口氣,就聽霖水君再道:“不過戰時秘務最大的問題還是不可控性,陰德之數衡量危險只能當個參考而已。”

“大哥!”

接火君忽然想起一事,環顧四周後,小聲的道:“你說那金童會不會是傳說中上府在山社內.”

“慎言!”

伴隨霖水君厲聲的呵斥,一股腥風從天上刮下,落定在瞭望火樓的瞭望樓臺之上。腥風斂去現出一頭鼉獸,還有盤坐其上的道人。

臺上,坐於鼉背的季明掐訣持在胸前,同霖水接火二君對視,一時間微風都在這裡停滯。

執行秘務的首要之務在於什麼?季明認為在於團結,而團結則需要一個領袖,一個核心,而現在這個隊伍中的領袖核心只能是他。

霖水接火二君對視一眼,他們雖然對金童服氣,但不意味著要讓出主導權,另外他們執行秘務的經驗更多,知道更多的門道。

霖水君背劍上前,撫須道:“金童,你才深道高,但畢竟剛修到築基三境中,加入山社的時間應是不長,內裡的許多門道你並不熟悉。

我們兩兄弟有過幾次經驗,這一次你就當學習適應了。”

“大哥說得有理。”相比於霖水君的話裡藏話,以道理服人,接火君直接得多,對季明誠懇來道:“法社源於明社,從一開始就是以同一理念為凝聚的秘密團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