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天人之姿的話一出口,諸多目光一一投射於季明身上。

季明那交叉而攏於袖中的手掌,下意識的攥得緊緊的,下一刻才意識到‘天人之資’是一句評價,而非道出他的真實。

“呼~”

季明輕吐一口氣,這情狀落在別人眼中,只當作他過於緊張了些。

飛鵠老道將他送到這赭熊洲的亟橫山中,雖說讓他小心謹慎,但也不怕季明在此處暴露天人身份。

奈何季明一意苟到底,決心萬不得已,不露自己的六指特徵。

壇前老猿開口對著季明一通讚道:“仙童骨清神爽容顏麗,我常遊山間諸洞府,也未見有同其媲美者。”

老猿明顯順著大師心意說話,且大師確實是個看臉的,聽得心花怒放。

“猿兒,你在我這裡聽講,約莫也有一百多年。我雖無有門戶之見,人妖之別,可也未能超脫俗流偏見。

你已三百年功行圓滿,若是可渡紅塵劫,一顆妖心蛻得人心,自此得了人道,當可入我座下。”

老猿當即垂淚,泣聲說道:“卑賤野妖不敢玷汙仙家門庭,只是做個守洞的山獸,於願足矣。”

不知為何,老猿的言行都有一種表演痕跡,季明下意識感到不喜,或許同為表演愛好者的緣故。

“寶哥哥。”

高壇之下,素素懷中靈姑見季明被“拽”入壇上,做了個講法的伴童,當即吵鬧著也要去做。

地方大師見狀,凝聲問向季明道:“你覺得我是否該為這吵鬧的頑童增個伴童座位?”

見到大師面上嚴肅,洞內眾修立時小聲許多,趕緊豎耳聽著,壇下靈姑嚇在原地,才知惱了大師。

“自然。”

季明果斷回道。

“為何?”大師面上無有喜怒。

“既有金童,豈無玉女。”季明那小臉上滿是天真之色,一副理所當然的模樣,當真是毫無表演痕跡。

壇下老猿見季明這般的模樣,沒由來的產生一點緊張。

季明說出這話,非是信口而說。

所謂觀其弟子舉止,可知其師一二秉性。

那大師二弟子素素知曉以寶鏡一面,以補償他兄妹分離之苦,可見其性格中是非分明,原則性很強的一個人。

由其弟子觀其師,大抵也是如此。

靈姑是他親妹,若是因怕惱了大師,故而順應大師之意,那時候大師恐怕才會真正的心惱。

更重要的是他年紀,無論說些什麼,都可歸咎為童言無忌。

“好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