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洞中,魚妖通報之後,有聲音傳出。

“你之意我已明瞭,不過我這人向來是有規矩,這孩子若要在我座下修行,必須過了那一關。”

老道聽聞此言,情緒一下上來,道:“論輩分,您和我師祖一輩的,也是受了小福地的恩澤,更是鶴觀用了人情將你送去”

“舊事休提!”

洞中只冷漠的傳來一句話。

“廣陽子明者,鄉人也,好釣魚於螺溪。

釣得白龍,子明懼,解鉤拜而放之。後得白魚,腹中有書,教子明服食之法。”

說話聲中,洞中一白袍老者走出,只見這老者敞露著胸懷,赤足而走,濃眉深目,樣貌很是奇古。

“早年我修道時,在那小福地中效仿祖師兄長子明仙人垂釣,得魚,或放,或賣,或自食之,怡然自樂也。

不料觀中弟子譏諷於我,還笑我此舉乃標新立異,實為賺取名聲,後來更是數次排擠於我,最後.你猜如何?”

老者看向季明,季明雖知道後面定不是好話,也只能配合的搖了搖頭。

“最後我真在螺溪中釣得一條白魚,便如子明仙人當年一般,而那些個弟子竟欲分奪它。”

這位老者看向飛鵠子,語氣一緩,道:“當然,若非你師祖,也就是我的師兄力保,這份機緣說不得真保不住。

再後來,我才知道白魚乃是子明仙人放於溪中,可惜許多年來,竟未有一人效仿其釣龍之舉,平白錯過這份機緣。”

老道還欲再說,老者卻是搖頭。

“我的規矩早已立下,凡是能釣龍者,才能在我座下聽法。”

“好!”

老道沒想到老者真不顧念舊情,帶著季明轉身便走。

在靈闢岫外,飛鵠老道有些頹然,平日藏著沒用的老大人情竟是不好使,也讓他在弟子面前落了麵皮。

“距離道徒考核還有些時日,徒兒莫要擔心,定為你在山上找好學師。”

所謂師傅只有一位,學師卻可有許多,老道的打算本是將天人託在釣龍翁的門下,使其道業再有精進,也能從容應對道徒考核。

“師傅,那老翁是何來歷?”

季明問道。

“太平山上靈光甲部峰上有釣龍鎮虎二翁,乃是第三步「煉神返虛」中的人物。

其中這釣龍翁便是出於咱們鶴觀,因著早年些許齷齪,才一直居住在此峰上,不然咱們何必懼了那素羅禪師。

我還想著要是你在其座下聽講,憑著你那股討人歡心的勁兒,或許能化解往日的那一點隔閡。”

季明心中無語,老道真是高看他了,侍奉一個大師已經夠傷腦筋,再來一個釣龍翁大可不必。

“唉!”

老道長嘆,道:“那釣龍翁因著白魚之故,咱們鶴觀費心將其送到了中夷山的子明仙人身邊,從而有了這身驚人道業。

你若能在其身邊學法,再加上鶴觀的背景,他日或有機會去那子明仙人身邊侍奉。”

季明臉色一正,說道:“師傅,若是論及釣龍,弟子或許可以一試。”

若是其他弟子來說,老道定有七分的懷疑,可若是他這愛徒,那心中的疑慮,便只存有三分了。

“果真?”

“五分把握,但怕是短時間難成。”

“好!”老道精神振奮,拍著季明的肩膀,笑道:“五成已是不少,時間長了也不怕,要是此事能成,未來鶴觀或因你而興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