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沒錯!”談及祖師,飛鵠老道眼中滿是驕傲自豪,笑道:“那你可知觀中小福地如何而來?”

季明思索一番,回道:“螺溪小福地曾是祖師兄長釣得白龍之地,福澤之所在。

後來祖師兄長得道,曾將祖師安排在此修行,雖然祖師後來又被接去夷山潛修,但此小福地已是見證祖師兄弟情誼之所在。

在鶴山祖師在鶴鳴方內建立鶴觀分壇之時,其兄長更是不惜耗費大法力,將小福地搬來此處。”

飛鵠老道聽得兩眼溼潤,追憶往昔輝煌道:“可惜鶴山祖師只活了五百年,便是早早的夭折,不然的話,我鶴觀便是統攝谷禾洲中三方道土也是足夠。”

季明知道老道沒有吹牛,畢竟祖師的兄長「子明仙人」在當時便已是地仙之境界,駐世而長存。

不過話說回來,有這麼個兄長,活足五百年,已是享盡人間富貴,另外五百年壽終也不算是夭折吧!

季明眼含期待的問道:“所以咱們鶴觀背後的靠山是那子明仙人?”

“不錯。”

飛鵠老道先是重重點頭,後又道:“不過隨著祖師仙逝,這份香火情已是越來越淡了,不然我早將你養在子明仙人身邊,哪裡需要送到亟橫山紫融峰上。”

老道話語中的轉折,讓季明不知該喜,還是該憂。

喜的是這靠山子明仙人確實足夠強大,妥妥的金大腿。

憂的是這靠山全靠祖師的香火情維繫,不知關鍵時刻靈不靈驗。

不過看飛鵠老道的樣子,似乎只靠這一段源自鶴山祖師的關係,就足以讓自家的鶴觀受用不盡了。

“接下來,你該全力突破了。”

見飛鵠老道終於想起來關心自己修行上的事情,季明垂首,趕緊做出聆聽狀。

“三天之下,修行之法與時俱進,自外丹成仙之法,轉而向內自求,始得內丹之法,後世賢人輩出。遂得三步六境。

「煉精化氣」分為養氣、煉氣二境。

養氣一境中講得是三花聚頂,而這煉氣二境講得是五氣朝元。

你便卡在這一步中間,待得突破,煉得真炁,入得煉氣二境,可以升煉法術,這才算是真正的仙家羽客。

「煉氣化神」分為築基、金丹二境界,築基三境中講得是龍虎交濟,金丹四境中則是抽鉛添汞。

老道我就卡在這第二步的築基三境,過得去就能再續上兩三百年壽命,更可在太平山總壇有一席之地。

這第三步「煉神還虛」中分為胎靈、陽神,便是成仙路上的第五境和第六境,內中具體修得何等奧妙,老道我也是不甚瞭解。”

季明聽得神往,這在書上看的,同一位築基高人親口說的,感受到底是不一樣。

“關於三花聚頂,煉得真炁,弟子所差的不過水磨功夫,待去紫融峰上,不消兩年便可突破。”

聽到紫融峰,老道心中不得勁,強打笑容道:“好徒弟,正該有這心氣,屆時為師來傳你本門「太乙甲部真法」中的坐山力士經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