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……”

在漫天的歡呼聲中,徐年的聲音響起:“我知道我的歌迷和粉絲年紀都不是很大……”

“我有看到現場很多一個人來的男孩子和女孩子……”

“我想,是時候教各位靚仔一首情歌,讓你們好好去品嚐一下……愛情的苦。”

“……”

話音剛落,現場的歡呼聲和尖叫聲,以及外場的歡呼聲和尖叫聲同時衝頂。

不誇張的說,隔著十里地都能感受到氛圍這一刻達到了巔峰。

年輕的、充滿未來的群體,誰不希望去嘗一嘗愛情的苦呢?

縱使他人講過有千般萬般的苦,但終究不及自己以身入局來的那麼幹脆利落。

重要的是……

這種話被徐年當眾說出來,是有非常正向效果的。

當初《伍佰年》發行,各方各面都有主動帶動一些這樣那樣的節奏。

可是顯然都比不上徐年親自帶來的洶湧澎湃。

以至於徐年才剛剛開口,那氛圍就已經有了,甚至都能清晰的感受到現場許許多多人的憧憬與期待。

那是對未來美好愛情的嚮往和忐忑。

不出所料,在最後的最後,徐年輕聲說出了歌名:“冰雨。”

儘管這首歌在徐年的歌單中,但其實並未出現在上一場演唱會中。

畢竟一場演唱會的曲目一般會安排在25首以內。

上一場因為有三個嘉賓,以及中場休息環節,雖然時長比預定的兩小時長許多,但最終演唱曲目只有21首。

說起來,徐年的演唱會安排其實有點與眾不同的。

一般圈內的做法都是把演唱會的開場時間安排在晚上。

而徐年的兩場演唱會都是從下午4點30分開始。

裡面的邏輯其實非常簡單,徐年要的是沒有任何意外的完成所有既定流程。

而不侷限於時長。

考慮到每座城市都有一些本地適應性規則,再加上場館的一些規定。

如果晚上七八點再開始,可能稍微一個環節失敗就會導致會被迫提前結束。

這是徐年不希望看到的。

他特麼都不指著演唱會掙錢了,還能讓現場不完整?

那豈不是白折騰了。

正好現在的季節下午還行,起手先來個四點半,原定兩個小時的長度拖到3個小時都才七點半。

而且是哪怕之後隨著天氣轉暖甚至變得炎熱,一步步將演唱會開始時間往後移也來得及的場面。

往後推兩個小時都特麼綽綽有餘的。

總之,因為有‘林嘉念歌單’的存在,讓徐年輕而易舉的將‘冰雨’這個彩蛋留在了這一場。

當……樂隊樂手彈奏出第一個音符,

當……舞臺上的燈帶逐漸開始有了變化,

當……